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兴产 | 耗时 19 ms

2019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量逆势激增

1-2月,新能源汽车销分别完成15万辆和14.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83.5%和98.9%。这与整体汽车行业销量在今年前两个月继续下降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2019-03-25

加速 HJT电池降本增效进入冲刺期

2015年开始国化进程,2017-2019年异质结逐渐实现了设备的国化,2021年是整个异质结业链真正实现商业化量的元年。

2022-09-02

上半年光伏品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13%

今年以来,中国光伏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记者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获悉,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量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

2022-08-02

上汽·青山(赛克瑞浦)年20GWh动力电池项目落地柳州提高新能源汽车业链供应链能力和水平

该项目落地将极大提高柳州新能源汽车业链供应链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柳州新能源汽车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柳州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青岛打造氢能燃料电池业化“朋友圈”

随着技术的突破,氢能业正成为广为关注的引领业,青岛正在打造国内业链最完善、技术水平最高的先进氢能业体系和国际性氢能业的合作交流平台。

2019-11-19

麦肯锡:德国电动车量即将赶超中国

2020-04-07 09:31:18 汽车之家   作者: 译龙 阎明炜  电动化是汽车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市场的电动车量近几年来始终处于全球首位。

2020-04-08

潍柴建立氢能及燃料电池完整业链

日前,《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在山东省潍坊市潍柴集团正式发布。

2019-07-10

因洪灾停 多晶硅供应紧张局面加剧

目前永祥股份合计能达8万吨,此次停厂区的能为2万吨。8月19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通威股份方面了解到,按照汛情预案,永祥股份于8月18日上午已有序组织多晶硅生停车,确保装置安全。

2020-08-21

光伏行业对制冷行业生的影响

季节性匹配偏差该研究强调,制冷需求的季节性差异大于光伏发电量显示的差异。

2019-09-17

大型国化海上风电机组有了“试验场”

李卫东说,正因如此,之前大家更偏好国外成熟可靠的品,不愿意使用国化设备,从某种程度上说,国化设备连试验的机会都没有。

2022-07-12

国内首条超高强度钢管热气胀成型生线进入量爬坡期 每分钟下线1套汽车A柱加强管

机器人将零部件送入生线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报道摄影)10月20日,在广西汽车集团车身事业部柳东冲焊车间,国内首条超高强度钢管热气胀成型生线,每分钟下线1套汽车A柱加强管。

柳州累计生新能源汽车突破200万辆

与此同时,新能源汽车业链不断强健、科研创新活力迸发、扬帆出海成绩亮眼。今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持续,行业“内卷”加剧,这考验着主机厂及其整个配套业链的实力够不够“硬核”。

青海电子级多晶硅年能扩增至3300吨

2021-01-05 08:26:28 央广网   作者: 张雷 董亚洁 辛娜  央广网西宁1月4日消息,黄河公司新增800吨电子级多晶硅线首批品近日在青海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下线

2021-01-05

国网首个能源知识权交易中心成立

2020-08-05 13:01:38 中电新闻网7月29日,浙江知识权交易中心能源中心在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示范基地举行启用仪式。

2020-08-06

生物质发电年度管理方案为何“难”?

“方案”滞后乃至无法出台会对行业生何种影响?年内后续新增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又将遵循怎样的规则和要求呢?

2020-07-06

人均垃圾量最多的国家出炉:加拿大

2019-07-16 08:31:07 环球时报   作者: 苗涛  人均垃圾量最多的国家出炉。

2019-07-16

防控生两手抓 开足马力把损失夺回

1、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面复记者从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了解到,截至2月28日,该市9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已全面恢复正常生,复复工率达100%。汽车是柳州三大支柱业之一。

燃料电池商用车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研究表明,基于国家级业引导政策,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路线应以商用车为主;针对制约燃料电池商用车发展的因素,建议通过顶层设计,出台业专项规划以明确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重点;强化燃料电池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突破

2021-03-29

新能源汽车业将获更多政策支持

业未来发展看,新能源汽车得到了更多政策和技术支持。其中,原计划今年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两项优惠政策再延长两年。

2020-04-10

去年我国光伏行业总值超1.4万亿元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业智能制造和现代化水平,全年整体保持平稳向好的发展势头,行业总值突破1.4万亿元。

2023-03-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