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明确,氢能作为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关注的热点路线在我国不断蓬勃发展。近期,我国多个省市地区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氢能发展,相关产业落地再次得到有力提速。
2021年年初,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通过“调研摸底+经验借鉴”,结合吉林省气候实际,发挥汽车产业、清洁能源两大优势,建成投运全国首座高寒地区“7+1”绿能多站融合示范基地,服务公交、网约、物流等10余类新能源汽车
建研究院 破局氢能产业人才短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副助理署长兼亚太局代理局长Valerie Cliff在大会上表示,16年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一直致力于在中国倡导低碳经济并探索以氢能为基础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近来,上海密集印发《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上海市碳达峰实施方案》等与绿色低碳相关的方案与规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低碳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26日发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年报2021》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36.7万辆,渗透率提高至5.4%。新能源汽车销量连续3年超过100万辆,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提出“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2010年以来,国内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目前全国公交车电动化比例从2015年的20%提高到目前的60%。
江苏能源产业链迎来重磅政策加持。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印发《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21-2025年)》,对江苏沿海地区中长期产业发展做出规划。
应该如何消除充电桩安全隐患,不再拖新能源汽车的“后腿”,让电动汽车用户及消费者无后顾之忧?通过采访调查,笔者的感受颇深,也萌生了一些想法。首先,消除充电桩的安全隐患,应当从设计和生产环节抓起。
(东风柳汽供图)没有驾驶舱、不需要司机的无人驾驶车辆,正从科幻电影中走进现实世界。东风柳汽已研发出多款无人驾驶产品,最新的一款产品——乘龙幻影Pro近来备受关注。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在汽车领域加速融合应用,我国汽车芯片的技术先进性、产品覆盖度和应用成熟度不断提升,也为开展汽车芯片标准化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路线图》要求,到2020年我国加氢站将达到100座,行业总产值达到3000亿元;2030年加氢站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汽车达到200万辆。
2019-05-08 13:47:15 中国能源报从安全角度看,人们对汽车智能化的需求是迫切的。一辆非智能化的汽车,在正常行驶与发生交通事故之间存在大量“空白”时间。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广东、山东、福建、陕西等地调研了解到,今年以来,多地新兴产业用电增长明显,折射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伴随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受益于电改红利。
2020-09-28 13:10:28 中国能源网9月21日,由国资委科创局指导,北京市国资委、中关村管委会主办的“智新创发展共筑新局面——2020年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推介发布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
20年里,中国光伏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天合光能、协鑫科技、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科能源等产业巨头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配套和供应链体系,各环节产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超过70%。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