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球首个海上制氢站将 | 耗时 38 ms

山西前瞻性布局产业链发展

报告提出,我省前瞻性布局产业链发展。近年来,我省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面推动能源结构、效率、动力、度变革,取得阶段性成效。

2019-09-26

​德国:可再生能源规模化是否可行?

在德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已经被很多业内人士视为实现脱碳的重要路径之一,利用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通过电解水和甲烷化的两步骤生产气和甲烷,此过程也被称为PtG/P2G。

2019-07-24

世界经济论坛绿色列为2020年“十大”新兴技术

2020-11-19 10:25:18 新能源网能源通世界经济论坛绿色列为2020年十大新兴技术之一。在历史,由于对电力的高需求,电解一直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

2020-11-20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2025年自治区造业创新中心试点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

桂工信科新〔2025〕90号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完善我区造业创新体系,提升我区造业创新能力,根据《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造业创新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

中国化学工程承建的国内最大储能项目投产

2021-03-26 08:25:38 中国化学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近日,中国化学工程十一公司承建的宁夏宝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太阳能电解储能研究与示范项目10×1000Nm3/h电解水工程项目一次性试车投产成功

2021-03-26

到2030年“绿色”成本下降逾50%

2020-12-24 09:36:13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能源世界网12月17日新德里报道,据能源与资源研究所(TERI)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到2030年,“绿色”的成本降低50%以

2020-12-31

到2030年“绿色”成本下降逾50%

2020-12-24 09:36:13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能源世界网12月17日新德里报道,据能源与资源研究所(TERI)在周三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称,到2030年,“绿色”的成本降低50%以

2020-12-24

加快能战略布局

活动期间,由晨自主研发的第二代燃料电池电堆——H2150F和燃料电池自动化产线正式亮相,临港新片区座油合建奠基仪式举行,进一步深化了能产业链布局各环节战略协同效应。

2020-09-30

我国出台能支持政策

通知明确提出,研究能、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

2020-03-19

广西柳州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从“造”转向“智造”

工业人形机器人在优必选智慧工厂下线,参与汽车智能工厂的造车环节;功能型低速无人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牌照颁发,无人驾驶汽车从封闭场地测试转入开放道路测试;风电产业“串珠成链”,嘉泽新能源、金风科技等链主效应显现……广西柳州以人工智能和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

广州南沙:率先打造国“能价格交易指数”

发布会,广州市南沙区副区长孙勇介绍,建设南沙能产业枢纽,发挥在资源、造、物流、港口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开展能公交、能港口等应用示范,通过产业规划、政策扶持等顶层设计发力,吸引和鼓励能相关企业入驻南沙

2020-07-31

西班牙加强绿色业务

2020-11-30 09:35:20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安迅思11月25日消息称,西班牙利用其庞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绿色的雄心在最近几周已接近现实,因为西班牙政府和公用事业公司伊贝德罗拉都各自定了在近三年内开发这种零碳大宗商品的新计划

2020-11-30

新型催化剂:成本低80%,或助力能汽车降低燃料成本

/光电催化水裂解析氧反应更加高效,从而提升备的效率。

2019-05-14

三菱重工参与澳大利亚的绿色气业务

作为第一项目,H2U在该州西南部的空气半岛拥有一利用水电解的厂,该工厂利用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和太阳能)产生电能,以及一利用在那里产生的的氨厂。

2020-12-03

中国石化套自研兆瓦级PEM电解水装置投产

近日,中国石化套自主研发的兆瓦级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装置在燕山石化成功开车,产出合格高纯度气。

2022-12-23

光伏丨兰州推国内太阳能燃料生产工业化示范工程

本项目由光伏发电、电解水、二氧化碳加合成甲醇三大系统单元组成。

2019-11-27

欧洲大型港浮出水面

大西洋理事会能源中心最近发布的政策摘要重点放在了美国现有的气生产集群,暗示了美国安吉利斯港及得克萨斯州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低碳最初兴起的有利地点。

2021-07-09

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 2024 版)

附件下载: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4版).docx

2025-05-14

未来10年日本能等环境技术投资30万亿日元

安倍晋三在会议表示,为推进环境领域的技术革新,今后10年由官方和民间共同投资30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万亿元)的款项,以用于能等环境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2019-10-12

IEA《能进展报告》要点

1、低碳的产能增加,尤其是电解发展低碳(蓝、绿)技术,对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目前,大部分的生产主要通过天然气重整和煤气化等排放密集型技术来实现。

2020-08-17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