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球碳市场迎来“开门 | 耗时 32 ms

试点省累计成交额超九十亿元

建设排放交易,是利用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也是落实二氧化新达峰目标和中和愿景目标的重要抓手。

2020-10-29

柳州发布“人工智能+制造”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 推出转型“样板” 加速拥抱未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荣瑶)近日,我印发了《柳州“人工智能+制造”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集》,55个案例涉及“链式”数字化转型、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汽车产业链、机械产业链、食品产业链等方面。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em>全</em>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程零人工干预的智能景让Vichai感叹:“这机器人既能替代高危岗位,又能提升效率,太实用了。”这是柳钢集团通过“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流程,打造“数智柳钢”的生动注脚。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流程 ——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程零人工干预的智能景让Vichai感叹:“这机器人既能替代高危岗位,又能提升效率,太实用了。”这是柳钢集团通过“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流程,打造“数智柳钢”的生动注脚。

能源低发展 要做好排放的加减乘除

“这对我国能源转型提出了紧迫和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对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他指出,我国排放的现状是,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排放是主体。

2020-12-11

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转发展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

桂工信企业〔2025〕362号各工业和信息化局:现将《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展2025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和复核工作的通知》(工信厅企业函〔2025〕190号)转发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双”目标启中国绿色革命新浪潮

目前,世界约有50个国家实现了达峰,其排放总量占到了排放的36%左右。其中,欧盟基本上在20世纪90年代实现了达峰,其峰值为45亿吨;美国达峰时间为2007年,峰值为59亿吨。

2021-06-17

【企业招聘】柳州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5年第19期(总335期)

柳州中小企业招聘信息2025年第19期(总335期)信息源:由柳州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培育科收集、信息科整理发布            

关于征集2025年2月份柳州中小工业企业应急周转资金的通知

第六条  设立柳州中小企业应急周转资金联席会议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人民银行柳州中心支行、柳州银保监分局等部组成。主要负责应急周转资金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

关于征集2025年1月份柳州中小工业企业应急周转资金的通知

第六条  设立柳州中小企业应急周转资金联席会议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金融办)、人民银行柳州中心支行、柳州银保监分局等部组成。主要负责应急周转资金重大事项决策和协调。

“智改数转”赋能 柳州水产“链”出新高地 养殖加工服务一体贯通 产业附加值面提升

,将依托AI、大数据与物联网技术,推动我水产产业从“单点养殖”向“养殖—加工—服务”链条智能转型。

按下快进键

因此,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在这行动中积极作为,今年,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0-11-25

按下快进键

因此,始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在这行动中积极作为,今年,向国际社会承诺:在2030年前实现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中和。

2020-11-24

央企纷纷发布达峰、中和目标,谁最激进?

习总书记在会上再次表示,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最高排放强度降幅,用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达峰到中和

2021-06-28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展第七批国家工业遗产认定申报和第三批复核工作的通知

工信厅政法函〔2025〕7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有关中央企业: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根据《

落地双目标的主力军:光伏发电每年可减少3.5亿吨排放

美国德州电力危机事件还未被人们淡忘,而新一轮能源危机已始裹挟

2021-10-27

实现“双”目标 绿色低科技创新至关重要

2021-11-02 10:00:47 科技日报   作者: 陆成宽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双’目标意味着,我国将完成最高的排放降幅,用比发达国家更短的时间实现从达峰到中和

2021-11-02

能源基础设施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发布

当前经济发展高度依赖化石能源,电力、钢铁、水泥等能源基础设施的寿命往往长达几十年,新建基础设施在未会产生大量排放并产生排放锁定效应。

2021-12-31

能源基础设施排放及锁定效应》报告发布

主要能源基础设施排放总体呈增长趋势,2020年火电、钢铁、水泥和陆地交通运输部共排放二氧化241 亿吨,约占排放总量的70%。

2021-12-28

国内首个“风电中和实践”项目启动!

12月18日召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中,专提及要“做好达峰、中和”工作,这为我国环境和能源战略指明了新的方向。

2021-01-0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