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球汽车动力电池装机 | 耗时 42 ms

日本拟要求明示衰减情况

2019-09-03 13:50:42 新浪财经9月3日,日本经济产业省计划要求各厂商显示内置于纯(EV)的寿命,使驾驶员能够通过驾驶席的显示器,了解重复使用不断老化的锂的衰减情况

2019-09-03

重要原材料!钴价一年半涨近6成

组成部分,有不少远比锂更昂贵、更稀缺的物质,如金属钴,目前,钴依然是的重要原材料。从去年以来,钴的价格就一路上扬,一年半时间涨幅就超过六成。

2021-10-12

拜登化,美国市场有望重拾高增长

拜登化,认为是“工业的未来”,前期发布的《基础设施计划》提议投资 1740 亿美元支持美国市场发展,政策加码有望推美国重拾高增长,成为继中国、欧洲之后的重要增长极

2021-07-08

3年企业数量减少50% 前五家市场占比80%

2019-08-07 16:11:20 经观“未来三到四年,将是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最为艰难的一段时间。”

2019-08-07

欧洲要实现雄心,为何绕不开中国

直到2021年,欧洲生产的基本上都来自国外。欧洲不得不面对亚洲企业占据着市场主要份额的事实。

2022-10-31

国内首艘纯箱船开工建造

2021-01-29 08:59:51 北极星储能网2021年1月28日,由国网公司投资、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负责研发的国内首艘纯箱船在江苏泰州开工建造。

2021-01-29

氢燃料推广至环卫领域

2020-05-20 08:59:24 高工氢福田将与环卫集团合作将氢燃料推广至环卫领域。5月18日消息,北福田与环卫集团京环备公司将联合推氢燃料示范推广应用。

2020-05-20

新能源“氢”上阵还需迈过几道坎?

伴随着技术创新发展以及新能源产业生态的日益完善,我国燃料发展条件日趋成熟,业内人士建议加快培育燃料产业链和氢能供应链,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推新能源“氢”上阵奠定坚实基础。

2022-10-10

从Q4订单看2019产业脉络

而国际新能源市场持续升温,国际主厂加速推进气化战略,也助推国际巨额和锂材料订单落地。其中,第四季度的锂订单情况可以反映出2019年的产业发展态势。

2019-12-30

市场:繁盛背后暗藏四大隐忧

01新能源起火引发安质疑中国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累计产量253.7GWh,累计同比增长175.6%。

2022-09-02

回收江湖:此地无人生还

国际市场研究构MarketsandMarkets数据则显示,预计2025年回收行业规模将达到122亿美元,到2030年达181亿美元,其中中国是最大的回收市场之一。

2021-07-12

蔚来入局,行业波澜再起

早在2021年,蔚来就正式发布了75度三元铁锂。在搭载型续航方面表现出色,成为首家应用CTP技术量产三元铁锂包的品牌。

2022-07-12

宝马供应“三部曲”

外部芯供应扩容宝马目前在共有10家制造工厂和四大工厂,分别位于德国丁格芬、美国斯帕坦堡、中国沈阳和泰国曼谷。上述工厂主要负责模组和PACK的设计与组芯则主要外购。

2020-08-07

不断吸引投资大户 的市场作用从哪来?

中国工业协会顾问杜芳慈在接受《中国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既是跨国企保障自身走向市场的需要,也昭示着化的竞争正在升温。为何抢手?孚能科技上市之后的上佳表现,超出预期。

2020-08-17

特斯拉爆炸蔚来起火 到底能不能买?

据统计,已经报道的特斯拉自燃事故约有50起。那么一共有多少辆特斯拉呢?

2019-04-25

氢燃料“被判”出局 成未来主宰?

氢内燃与燃油相似,只不过把燃料变成了氢气,发与此前的油发、天然气发有共同之处,整体来说成本只比燃油稍高一点,但缺点也不少,首先他并不能具备般的加速,同时存在发的噪音;其次,氢气会使一般金属发生

2022-03-11

未来降本空间在哪里?

2018年,彭博社称,如果锂离子的价格持续下跌,最早可在2024年,的成本或将与传统内燃型持平,而2025年或将低于传统型。

2019-05-14

关注| 面放开之后

根据《新能源推广应用推荐型目录(2019年第11批)》,搭载外资的新能源将首次在中国获得补贴。这意味着,继今年6月份“白名单”废除后,中国市场正式向外资开放。

2019-12-12

2030年锂离子生产能将会增长四倍

2020-08-24 11:09:52 中国储能网根据调研构Wood Mackenzie公司日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储能行业和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而用于这些关键领域的锂离子产品的产量需要随之增长

2020-08-24

产业链深度洗牌或将持续两三年

今年6月下旬新版补贴政策落地以后,新能源产销五连降、量同比也接连下滑,整个产业链提早进入“寒冬”。事实上,想像安继恒一样提早体验一下“寒冬”之后环境的企业不在少数。

2019-12-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