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 08:27:58 新华社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9日在马德里发布应对气候变化的报告说,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利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根源。
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的《全球风能报告2022》称,未来5年全球海上风电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3%,2022~2026年累计新增装机量将超9000万千瓦。
据英国《自然·气候变化》杂志22日发表的多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挪威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依据2030年前后的减排措施预测气候场景,发现即使最乐观的场景,也不足以将全球变暖限制在2℃以内。
2021-06-18 10:38:41 GWEC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尽管新冠疫情对全球供应链和项目建设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因得益于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的抢装仍创历史新高,达到
此前,国际能源署(IEA)曾多次公开强调氢气在工业、交通等各耗能领域中的作用。随着全球对抗气候变化的呼声越来越高,供热行业变革的步伐也逐渐加快。在此情况下,氢气供热也被行业提上了任务日程。
根据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初步统计,截止到2019年底,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和熔融盐储热在内的全球储能累计装机规模为182.8GW,年增长率为0.99%;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
报告提出,当前为实现气候目标做出的努力仍有较大差距,到2050年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需以每年3.8%的速度下降才能使全球平均温升控制在2℃以内,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应增至66%,而能源强度改善速度需提高到每年
2021-11-08 10:20:26 新华社 作者: 高敬 王默玲 当前,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重要关注,全球主要经济体相继作出碳中和承诺,绿色低碳发展成为重要趋势
中国始终是气候治理这场“硬仗”中的行动派,在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下,不断通过自身实践与自我加压,为全球气候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有效方案,推动全球气候治理合作行稳致远。
国际能源署在最新报告中称,最大的海上风电场足以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国际能源署分析认为,全球范围内在水深60米以浅、离岸60公里以内的风电场每年装机容量为3.6万太瓦,而全球电力需求为2.3万太瓦。
与会专家透露,通过研究发现南极、北极和第三极青藏高原是地球系统中最为敏感和脆弱的区域,三极地区升温速率是全球平均升温水平的2—3倍,异常升温也将导致极其严重的环境后果,严重改变三极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
2020-01-09 10:31:01 科技日报近日,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发布的报告显示,21世纪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过3%;2010年以来增加趋势有所放缓,增长率保持在年均
此外,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单位GDP能耗与发达国家的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中国还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未来面临着兑现对国际碳减排承诺的压力。
2021-11-10 08:40:19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崔雪芹 近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研究员谷保静联合国际团队,首次分析了氨气和氮氧化物在全球PM2.5污染形成中的贡献
2019-10-22 09:53:19 新浪科技 作者: 任天 在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水下生态系统发生的变化尤其剧烈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