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气象组织11日发布报告说,未来8年全球来自清洁能源的电力供应必须翻倍,才能有效限制全球变暖;否则,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增加以及缺水等因素影响,全球能源安全可能受到损害。
;——重申加强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坚定承诺,确保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原则指导下,包括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考虑不同国情,全面有效地执行《巴黎协定》,坚持多边主义,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注入政治动力
气候变化说明在全球变暖的几年中,极端天气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之前,澳大利亚智库突破性国家气候恢复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电影中的末日灾难,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该智库科学家认为,文明的死刑判决可能已经签署。
2021-06-16 08:45:37 中国科学报到2050年,欧盟超过44%的农产品进口,包括咖啡、可可和大豆,将受到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的严重侵害。
正文包括4个部分,分别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新理念,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发生历史性变化,共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白皮书说,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
当地时间8月11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the Nature journal Communications Earth and Environment)的研究称
2019-07-12 08:05:50 新华社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克强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天一和合作者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预测,小麦产量可能在高纬度地区增加、在低纬度地区减少,这意味着小麦价格可能会不均衡地变化——在全球南部大部分地区升高,进而加剧现有的不平等。
当前,世界正朝着本世纪全球气温至少上升2.7℃的方向迈进,这一上升将对地球和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造成灾难性影响。应对气变:已到千钧一发时刻“气候变化不再是未来的问题,而是当下的问题。”
2004年,有研究者首次提出,大规模风电场的运行可能会影响局地和全球气候。在部署风电场的地区,当风力穿过风机叶片时,风的动能相当大一部分被涡轮机提取而转化为电能。
2020-12-18 08:45:15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徐锐 全球碳排放可能使全球上升的温度比预想高出18%,这可能使世界各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和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方面的时间少于预期
2020-01-15 09:22:40 科技日报 作者: 刘霞 陆成宽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计算了全球海洋变暖的程度和速度
2021-08-19 08:40:27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唐一尘 一项建模研究指出,《蒙特利尔议定书》或能通过保护植物不受紫外线损伤来缓解气候变化,进而避免碳储量下降以及大气二氧化碳水平上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七次缔约方大会(COP27)正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过去一年,尚未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人类遭遇了乌克兰危机、能源危机、全球通胀、极端天气等冲击。
在12月12日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继往开来,开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新征程》的重要讲话,进一步明确了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即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