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球气候变化 | 耗时 21 ms

“绿色氢受热捧

2020-05-20 09:22:46 国际能源参考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表示,当前原油经济大幅震荡, “绿色氢”正在迎来“属于它的时代”,作为新兴产业,理应获得各国政府更多支持。

2020-05-20

德媒:中国承诺为美国树立榜样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用外交方式进行反击,宣布了其国家的新目标——二氧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09-25

联合国:世界面临“隔离”困境 仅富人活下来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5日报道,根据联合国周二发布的最新报告,世界正在面临一种“隔离”困境:面对灾难,富人有能力保护自己,而穷人只能听天由命。

2019-06-27

极端天常态拉响能源安警报

近年来,的灾害性后果日益显露,极端天的爆发规模和频率不断升级,不仅影响了粮食生产安和生态安,而且严重威胁了各国能源供应安。极端天频繁出现,为能源行业拉响了红色警报。

2022-09-14

COP26:应对 现在必须行动

,即“联合国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COP26)。

2021-11-03

纽约周 | 曹仁贤董事长:加快脱碳进程,实现绿色发展

2020-09-23 08:18:37 Sungrow9月21日,由组织主办的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纽约周(Climate Week NYC)拉开序幕。

2020-09-23

习近平出席领导人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面对环境治理前所未有的困难,国际社会要以前所未有的雄心和行动,共商应对挑战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勇于担当,勠力同心,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一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1-04-23

美国政府启动退出巴黎协定程序 多方表态

2019-11-07 10:41:57 新京报美国将于2020年11月4日正式退出《巴黎协定》;专家称将对应对造成负面影响。

2019-11-07

史上最长大会闭幕 市场机制未取得共识

2019-12-16 08:51:15 中新社   作者: 夏宾  在“超时”约一天半后,第二十五届联合国大会(COP25)终于在马德里落下大幕。

2019-12-17

海上风电或将改能源格局

2019-12-30 09:44:22 中国石报   作者: 宋武  国际能源署认为,风能发电产业产值未来可达1万亿美元。

2019-12-30

不能只依靠自由市场 来解决碳排放和暖问题

梁小民则记得,1960年代他在北京读中学时,30℃的天已经算是超高温了,可现在的北京,夏天温达到40℃也已让人见怪不怪。仅从普通人的直观感受来说,“暖”也很难说是一个谎言。

2019-08-30

中方敦促发达国家尽快落实对非融资承诺

戴兵说,帮助非洲应对不在于口号喊得多么响亮,而要看承诺有没有兑现,非洲的需求有没有得到回应。

2022-11-18

二氧碳排放量增幅放缓但仍未下降

但目前的和能源政策太弱,还不足以扭转排放总量不断增加的趋势。

2020-01-09

储能列入中美应对危机联合声明

2021-04-20 10:11:12 生环部 中国日报中国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危机所涉问题。

2021-07-12

连欧洲都饱受极度高温之苦 暖还会远吗?

象专家表示,欧洲的高温现象可能将成常态,和迁趋势一致。如果这种预测成真,那欧洲的结构已和二十年前大不同,成了暖现象的显著一环。

2019-08-08

面对极端灾难,我们该如何减少碳排放?

说明在暖的几年中,极端天出现的越来越频繁。之前,澳大利亚智库突破性国家恢复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电影中的末日灾难,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该智库科学家认为,文明的死刑判决可能已经签署。

2019-08-07

南极出现20.75℃高温 暖催促新能源替代一次能源

世界象组织发言人纳利斯早前曾表示,南极大陆是地暖最快的地区之一。报道称,附近海上冰川的融也越来也快,有的冰川甚至后退了上百米,留下裸露在外的岩石地表。

2020-02-28

美国政策又遇“滑铁卢” —联邦政府败诉 减排目标悬了

作为最大发达国家,美国政策再次遭遇“滑铁卢”,引发舆论对拜登政府减排目标及减排前景的担忧情绪。

2022-08-10

英拟投资12亿英镑开发“最强大”预测超算

2020-02-20 08:40:31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孙晓玲  英国政府2月1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将投资12亿英镑(约合109亿元人民币)开发专用于象和预测的世界最强大超级计算机

2020-02-28

应对问题需起而行之,更要求真务实

在当天发表的峰会公报中,G20国家共同呼吁采取“有意义和有效的”行动,将暖限制在1.5℃以内。

2021-11-03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