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球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 耗时 36 ms

万钢:下乡需健售后服务体系

2020-09-22 14:57:27 电缆网9月20日,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智慧出行大会暨中国(南京)国际和智网联展览会上表示,“我国广大农村具有发展的巨大需求和市场潜力

2020-09-23

我国产销连续8年第一

中国工业协会最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第一。  市场规模领先。

2023-01-28

构筑产业 促进提质增效 柳州发展迎来的利好消息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李俊)我市发展迎来利好消息——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广西扩大有效投资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方案提及要重点推进广西集团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建设

开启降价潮 保障锂电是关键

据记者不完统计,包括特斯拉、上通用五菱、几何在内的近50家主流企,在过去两年内曾先后上调旗下价格。其中,特斯拉、哪吒等企今年更是连续3次涨价。

2022-11-24

中国产业进入面市场化拓展期

装载大功率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重型卡、采用自由组合换电块的换电站、智调节充电时间的充电站……2022世界大会8月26日起在北京、海南两地以线下、线上方式举行,集中展现产业上下游技术创用场景

2022-08-31

2021年零部件商百强榜发布五菱工业公司连续4年入围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周枳伽、通讯员邹束英)6月28日,著名媒体《美国闻》(Automotive News)发布2021年零部件商百强榜。

数造柳企——走进小巨人企业广西易德科技活动成功举办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智制造专家梁世健以《予力企业,成就不凡,金蝶云·星空助力及零部件行业打造质生产力》为题,讲解了在行业趋势、业态下零部件企业数字化用场景及金蝶云·星空一体化平台解决方案等

前5月销量同比下降12%

2020-07-09 11:16:41 电缆网根据中国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5月,销量合计74.7万辆,同比下降12%,产业规模首次出现下滑。

2020-07-09

把脉

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专利申请量占专利总申请量的66.79%,中国已成为最重要的技术来国之一。    

2021-10-26

电池荒来袭 动力电池缺口或将达40%

热烈的资本市场表现背后,是一场席卷产业的“电池荒”。不久前有报道称,小鹏CEO何小鹏为了从宁德时代顺利拿到电池,在宁德时代蹲守一个星期。

2021-07-26

2025市八大猜想

渗透率超过50%?今年前3个季度,销量达到681.5万辆,占市场13%的份额。2025年,渗透率否超过50%?

2022-12-06

我国快步迈入2.0时代

中国电动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在近日召开的与智大会上坦言,发展是一个开始,它正改写历史,在没有国外成熟技术可借鉴、成熟零部件可选购的情况下,我国电动企业对研发和零部件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2021-10-20

电池“瓶颈”正成为电动制造商的难题

2020-02-27 10:40:51 环时报》社周刊   作者: 金晓宇  每隔一段时间,因电池不足而引发的电动停产风波便会“周期性”发作。

2020-03-02

比亚迪卫冕2022年销冠

比亚迪表示,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行业持续爆发式增长,公司作为行业领军企业,克服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及诸多超预期因素冲击,销量同比实现强劲增长,勇夺销量第一

2023-02-17

2020世界大会举办

万钢指出,产业同舟共济、迅速行动,对抗击疫情、复工复产、维护产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0-09-30

苗圩:我国在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谈及出现“泡沫”的争论,苗圩表示,是我国实现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2020-11-16

《柳州市纯电动产业技术路线图》发布 促进产业与创深度融合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荀诗媛)12月7日,《柳州市纯电动产业技术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闻发布会在市启元广场3楼报告厅举行,会议正式发布了由市科技局、广西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编制的《柳州市纯电动产业技术路线图

市工信局对上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大数据的商协同管理平台建设” 等2个项目进行验收

近日,受市工信局、市财政局的委托,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组织专家成立项目验收专家组,对上通用五菱股份有限公司“基于大数据的商协同管理平台建设”等2个市级两化融合资金项目开展竣工验收工作。

跨海越洋 柳州加快化布局

今年以来,上通用五菱型频频在海外上市,不断加快化布局。据悉,在尼泊尔正式上市的五菱缤果(BinguoEV),市场定价319.9万尼泊尔卢比,约合人民币17.3万元。

碳中和愿景下,进阶之路

在实现碳中和的愿景下,如何更好地实现市场化?相关政府部门及企业如何协同推动实现碳中和?

2021-09-2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