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球掀起电池上游材料 | 耗时 32 ms

今年已砸75亿在硅,通威将超越协鑫成为老大

不安于最大光伏企业的身份,通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威股份,600438.SH)还要做硅老大。

2020-03-20

仅需18秒 新型水系锌离子正极问世

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宋礼教授团队,基于插层型锌离子正极的同步辐射谱学表征,提出了插层剂诱导轨道占据的概念,开发出具有快速充性能的铵根插层五氧化二钒锌离子正极

2023-05-05

余波未熄再涨价 组件企业到底该咋办?

硅片、片新年再涨2月26日,隆基股份发布3月份硅片价格,单晶硅片报价调,G1、M6(170μm)单晶硅片报价分别从3.25元/片和3.35元/片涨到3.55元/片和3.65元/片,每片涨0.3

2021-03-08

大尺度钒石墨烯问世

2021-06-10 07:45:11 科技日报   作者: 俞慧友  记者9日从长沙理工大学获悉,该校丁美、贾传坤教授团队联合多家科研团队,自主研发设计出了世界首款液流大尺度生长设备

2021-07-14

赣锋锂业积极加码锂矿产能建设 为满足未来动力市场爆发需求

动汽车高速发展,锂矿资源增长确定性极强。

2021-07-13

冬日里的新能源,等待下一次正极革命

01 新能源:正极动汽车所使用的动力主要由正极、隔膜、负极以及有机解液组成。正极作为系统中的核心部件,是影响到的综合性能的关键。

2021-01-08

2022年储能锂出货量159.3GWh 同比增长140.3%

从出货结构来看,汽车动力(EV LIB)出货量为684.2GWh,同比增长84.4%;储能(ESS LIB)出货量159.3GWh,同比增长140.3%;小型(SMALL LIB)出货量

2023-02-06

春光灿烂,中下“勒紧裤腰带”,2022年谁能逆袭?

在硅环节始的供应链压力下,一体化厂商有望迎来更快利润修复。利润增厚延续高景气2021年硅持续紧平衡状态,让议价权优势突出,“拥硅为王”成为产业链关键词,在近期业绩披露中也不断得到验证。

2022-02-18

大连海事大学成功研发中国首艘燃

大连海事大学供图日前,大连海事大学在绿色航运领域获新突破,该校新能源船舶动力技术研究院牵头建造的中国第一艘燃艇“蠡湖”号通过试航,标志着我国燃在船舶动力的实船应用迈出关键一步。

2021-01-13

中96%的都可以回收利用

现在,是时候考虑一下,当这些汽车发生事故或者报废时,应该怎样处锂。日前,YouTube网站有一段名为“动汽车回收新方法”视频。

2019-09-09

美研发可实现高能量密度锂的有机阴极

以硫为核心,与锂中传统的阴极相比,能量密度更高、更具成本效益且更环保。

2019-07-09

重磅 | 浙江售企业今注册(附套注册

2019-10-14 10:33:37 远光软件今天午9:00,根据《浙江省部分行业放开中长期力交易基本规则(试行)》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发企业、力用户和售企业,可以登陆浙江力交易平台

2019-10-14

光伏龙头切入下价格战 新入局者风险需关注

实际,今年以来,由于硅、硅片价格的持续涨,下组件企业处境相对艰难。  “光伏行业掌握着行业整合的话语权,由于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企业在整个行业拥有较高的话语权。”

2022-08-31

海外动力产业链停产潮 我国锂出口受冲击

2020-03-27 09:48:06 中国网受疫情持续蔓延影响,海外新能源汽车动力产业链了停产停工的热潮。

2020-03-27

Q1动力装机TOP10出炉,海外装机已超中国

汽车动化正在多数国家和地区极速推进,以欧洲、北美为代表的海外市场正成为动力新的增量市场。中国企业正携手中、设备企业共同“出海”。

2023-05-22

中国锂离子生产产量超过50%

2020-02-03 15:15:02 BTech编者按:近日,根据调查统计,经过中国锂离子30年的发展,中国锂离子生产产量超50%。

2020-02-25

新能源不只纯动 氢燃正在路

在这种大背景下,氢燃凭借着密度高、加氢速度快等优点引了市场的注意。氢燃的优缺点与动车相比,氢能源汽车在很多方面都有优势,最为明显的便是续航里程。

2020-04-22

2019氢燃乘用车销量达7500辆

2020-02-12 08:12:39 能链整理据外媒报道,2019年燃乘用车销量创下历史新高,超过7500辆(比去年同期增长90%)。

2020-02-25

光伏产业链为何“热”下“冷”?

据中央广播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光伏行业市公司半年报陆续发布,企业表现差别明显。的硅、硅片企业盈利能力较强,业绩大幅增长。

2021-09-15

产能过剩,光伏产业链存“泡沫”?

由于光伏供应链价格的不稳定,对国内终端光伏站的需求产生了抑制效应,半年装机数据中,在硅片原价格持续涨的压力下,终端光伏站的装机需求并不强烈,体现在集中式地面站装机惨淡,集中式地面站的装机量创下近六年来最低

2021-08-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