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个落地实施的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北京交通绿色出行一体化服务平台(MaaS)用户已超3000万人,其中参与绿色出行碳普惠活动的用户突破100万人,累计碳减排量近10万吨……3月24日,北京市交通委通报
28:11 新华社 作者: 张辛欣 北京5月18日电 记者近日从工信部获悉,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公告,明确自2021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重型柴油车国六排放标准
2020-06-15 11:10:30 中国石化新闻网据油价网6月11日报道,植物及其将光和空气转化为燃料的巧妙方式,已为许多科学家带来了灵感。
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
本次论坛以“碳中和背景下碳减排技术创新与发展”为主题,与会专家针对我国目前治水“标准高、能耗高、消耗高”的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提出我国低碳治水的行业发展新方向和新路径。污水处理行业的碳排放有哪些?
记者6月28日获悉,山西省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以下简称《方案》)日前出台,山西省将在九大重点领域开展科技创新行动。
2020-01-02 09:20:48 科技日报近日,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发布的报告显示,21世纪初,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增加超过3%;2010年以来增加趋势有所放缓,增长率保持在年均
2021-03-03 08:29:40 央广网 作者: 陈凯 刘涛 两会前夕,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表示,2021年他将针对加快碳中和进程、筑牢我国能源和外汇安全体系
编者按:氢能是全球能源转型与发展的新趋势,也是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对我国能源发展的前景产生深刻影响。世界氢能产业的商业化步伐正在不断加快,各国能源巨头竞相布局氢能产业。
2019-12-05 08:57:33 新华社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计划”12月4日发布报告说,研究显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趋缓。
2020-09-28 09:01:39 cnBate据外媒报道,在碳排放空前增长的25年关键时期,世界上最富有的1%人口造成的碳污染是31亿穷人(构成全球人口近一半)造成的碳污染的两倍多。
习近平主席在今年9月22日及12月12日,两次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19-03-25 15:25:07 凤凰网科技 作者: 编译/霜叶 碳排放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从发展能吸收二氧化碳的植物到企业弥补碳排放在内的各种项目,被认为是减少人类碳足迹的途径
2021-05-10 14:00:59 中国新闻网具有强大温室效应的氢氟碳化物(HFCs),其全球变暖潜势可达二氧化碳的成千甚至上万倍,中国在实现碳达峰的过程中,如何遏制包括“超级温室气体”HFCs
它们表明,重庆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正初显成效。“近年来,重庆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文旅融合进一步增强,绿色生活方式正深入人心。”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