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固态还很遥远? | 耗时 19 ms

大众电池最快三年后投产

另一方面,考虑到目前对电池安问题的关注,大众选择了发展电池。电池相对安,也能带来更高的能量密度,保证长续航里程。

2021-01-25

陈立泉院士:中国电池有望在2020年实现产业化

在后来实行的863计划,电池也在其中。所以就电池来说,中国人起步时间并不比国外晚,我们在这方面是有一定基础的。我认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续航里程,一个是安

2019-12-13

Natrion推出柔性电解质膜 可用于生产电池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研发领域的领先者,美国Natrion公司推出一种高性能、灵活耐用的电解质薄膜,可用于生产电池(ASSB)。

2021-07-13

纯硅阳极打造高性能电池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纳米工程师们与韩国电池制造商LG能源解决方案公司的研究人员合作,使用电解质和硅阳极,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硅电池。

2021-09-27

新型电解质开发成功

7月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马骋教授开发出一种新型电解质,其综合性能与目前最先进的硫化物、氯化物电解质相近,但成本不到后者的4%,适合进行产业化应用。

2023-08-03

“630”抢装潮倒计时:延期政策无期 投资商并网压力巨大

与此同时,并网延期政策仍就无期,投资商只能卯足力气快速冲刺,只是头顶快速下降的补贴“闸门”压力巨大。难产的延期政策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下游光伏电站的开发建设节奏。

2020-06-02

新材料有助制成安大容量电池

2020-07-23 08:04:56 科技日报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工学研究科的谷端直人助教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采用高成型性氯化物体电解质材料制作了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极,并实现了稳定的充放电循环

2020-07-23

国首个储氢项目 解决“绿电”与“绿氢”转换难题

储氢存在气压高、易燃易爆等风险,液储氢要求温度低于-250℃,成本极高。相比于高压气储氢和低温液储氢,储氢的体积储氢密度高、充放氢压力低、安性好,可跨季节长周期存储。

2023-05-08

国首个储氢项目 解决“绿电”与“绿氢”转换难题

储氢存在气压高、易燃易爆等风险,液储氢要求温度低于-250℃,成本极高。相比于高压气储氢和低温液储氢,储氢的体积储氢密度高、充放氢压力低、安性好,可跨季节长周期存储。

2023-04-11

特斯拉、宁德时代与比亚迪们的终极战场:电池

01为什么一定是电池?电动车要实现对燃油车的取代,从根本上要实现两个突破,第一个是摆脱对补贴的依赖,第二个是从经济性上追平燃油车。

2020-11-09

宁德时代公开两种“电池”相关专利

一种硫化物电解质片及其制备方法”两种电池相关专利。

2021-01-21

新能源汽车电池争夺战,宁德时代未胜利

除宁德时代定增消息以外,近期与“动力电池”这一关键词相关的消息有不少:造车新势力代表企业蔚来汽车正在规划成立一个电池资产管理公司,宁德时代已经明确表达了投资意向;丰田汽车推出了一款使用电池提供能源的最新车型

2020-08-03

戴森取消造车计划 改做电池

电池成新方向记者了解到,虽然戴森取消了造车计划,但却表示将专注于制造电池及其他核心技术项目,将投资转到电池等技术。实际上,早在戴森开始入局汽车行业之初时,就一直在电池领域进行投入。

2019-10-22

电池暗战 中美德日抢跑!

但伴随着锂离子电池密度的不断提高,安隐患也变得愈发突出。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电池能保证高能量密度的同时,又能保障具有高安性能呢?电池应运而生。

2019-08-27

丰田:电池已有原型产品 但产业化要等到2025年

尽管电池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预计要四五年的时间,但这并不妨碍车企们对于电池技术的热情,毕竟在多车企看来,电池有望成为消除电动汽车续航焦虑、安焦虑、充电焦虑的突破性技术之一。

2020-07-28

多家企业加大投资,电池又“火”了

电池,被称为未来锂电池的发展方向。据中银国际测算,2030年电池市场空间有望达到1500亿元以上。近日,又有多家车企、电池厂商宣布加大对电池领域的投资,这一电池技术再一次“火”了!

2021-11-01

电池覆盖 赣锋锂业会影响电池供应格局吗?

锂电池覆盖 赣锋锂业会影响电池供应格局吗?15GWh锂离子液电池的产能规划,说明赣锋锂电确实开始高调地从电池材料进入到电芯领域,尤其是液电池领域。

2021-08-10

LG 新能源发布电池技术 实现室温下快充技术突破

根据官方公布,LG 新能源的研发突破加快了电池商业化的步伐,其最新研究成果已于 9 月 24 日发表在球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科学 (Science) 》杂志上。

2021-09-28

电池“风口”迫近

在此之前,由东风汽车与赣锋锂业合作开发的首批50辆东风-赣锋高比能电池车完成交付,成为球首个电池车示范运营项目。

2022-06-27

氢燃料汽车渐入“快车道”,距离百万目标实现有多

从目前整个行业的发展状看,这一目标的实现或许不难,但也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商业化推进过程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如运输与存储安、加氢站配套建设、车辆拥有成本等。

2020-01-1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