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全力以赴 | 耗时 33 ms

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旧换新工作的通知

商务部等4部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家电旧换新工作的通知商办流通函〔2024〕397号为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部署,按照《关于加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旧换新若干措施

关于印发《推动校企合作科技创新赋能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柳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印发《推动校企合作科技创新赋能企业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柳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推动校企合作科技创新赋能企业,加大对“一企一校”“一企多校”

进一步做好家电旧换新工作——8类家电产品,每件补贴最高2000元

8类家电产品给予旧换新补贴,补贴标准为产品最终销售价格的15%,对购买一级及上能效或水效的产品,额外再给予产品最终销售价格5%的补贴。

第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pdf 建设国家级经开区为目标 助柳州打造经济增长新的一极

这也让国网友看到,机器人产业不再是东部沿海城市的专属,西南一隅的柳州,正闷声干大事。当下,柳州培育壮大智能终端及机器人、新能源、新材料等“新三样”,新区被寄予厚望。

争先的魄拥抱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量,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

商务部等5部门办公厅(室)关于印发《推动电动自行车旧换新实施方案》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要求,商务部等5部门制定了《推动电动自行车旧换新实施方案》。

柳州为起点 助行业发展

7月11日,在位于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下简称“柳州国轩”)的办公室内,2024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柳州国轩总经理蔡娅囡谈及自己柳州为起点,深耕汽车及新能源行业28年来的初心。

香港中转 行销

之后,集装箱将装满柳工工程机械散件,桂运3601货轮载着它们返回香港,完成“柳字号”扬帆出海“接赛”的第一程。星综合航运的轮船再接过“接棒”,将货物发往目的国印度。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密集的优势 更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柳州实践献计出

媒体记者 黎寒池 摄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李俊)1月7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工商联、经济、特邀人士等界别的联组讨论,听取意见和建议。

汽车旧换新最新安排

政策链接:商务部等7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汽车旧换新有关工作的通知

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商务部 国工商联关于加强人资源服务助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鼓励制造企业充分释放人资源服务需求,通过与人资源服务机构开展人资源事务外包、共建人资源共享中心、发展专业性人资源服务等方式,实现业务链条深度融合。

产业发展

晚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来,我市蚕茧产量、产值双提升,积极探索桑蚕“种养分离”新模式,不断提高种桑养蚕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助桑蚕产业高质量发展。

服务“硬举措”提升 营商环境“软实

“今年,我们将‘一件事’升级为企业生命周期、产业链条重要阶段‘一类事’,紧扣企业需求,重点服务好一批产业链内核心企业,定制金融、人才、法律、科创等增值服务‘一类事’场景。”

推动民营企业成为柳州发展新质生产的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加快发展。”

广西(柳州)企业一线创新人才培训暨创新方法大赛解读活动举行 用新思路破坚冰 新方法解难题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荀诗媛)如何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技术发展的进化法则是什么?

实干为要 勇于担当 奋推动柳州高质量发展

晚报讯 2月17日,自治区副主席,市委书记谭丕创在市委党校为柳州市中青年干部提升工业经济建设能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培训班体学员授课。

纯正“柳州味道”怎样香飘国?

纯正“柳州味道”怎样香飘国?记者在活动中寻找答案。据不完统计,柳州螺蛳粉实体店在国范围内已接近5万家;实体店连锁企业也已形成较大规模,国共有柳州螺蛳粉连锁加盟企业超280家。

民企展活 “扬帆”正当时

昨日,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1月至7月,市民营企业进出口金额为64.38亿元,同比增长145.4%。我市民营企业向海图强、逐浪而行,展现出强大韧性与活

创业者 高质量创业

日报消息(媒体记者李汶璟)20日,记者从市人资源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正在开展“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及有资源对接需求的创业项目,通过搭建平台

网络数据安管理条例

网络数据安事件对个人、组织合法权益造成危害的,网络数据处理者应当及时将安事件和风险情况、危害后果、已经采取的补救措施等,电话、短信、即时通信工具、电子邮件或者公告等方式通知利害关系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不通知的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