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2020:扩还是 | 耗时 27 ms

玻璃短缺涨价或持续到后年

2020-11-05 11:05:19 中国能源网自今年7月以来,随着复产之后装机需求释放,国内玻璃市场开始升温。目前,上游玻璃的供应短缺和价格暴涨已给行业带来困境。

2020-11-05

力争到2020年基本解决弃水、弃风、弃的问题

截至今年4月底,新疆风电、发电装机容量近3000万千瓦。“风”无限,挑战却也不少。近年来,新能源发电装机持续增长的同时,新疆地区不少风机、设备长期处于闲置状态,弃风弃现象严重。

2019-07-04

全球最大企业,隆基股份如何崛起的

罗马不一天建成的,二十年,隆基如何做到今天这样的高度?单晶守望者发电常规路线有两条:薄膜和晶硅。薄膜的特点转化率低,但成本也低,非常适合快速做大规模。

2021-11-02

垂直一体化会“馅饼”背后的“陷阱”吗?

2022年3月18日,宁夏晶体新能源材料项目开工,总投资1500亿元,硅料巨头东方希望集团在宁夏打造的集新材料、新能源、农互补等上下游一体化循环经济全产业链项目。

2022-05-17

解密:风电的估值为何远低于

2021-03-08 08:21:58 黑鹰   作者: 刘杨  前段时间与一些风电和产业的观察者聊天,得出个有趣的结论:风电最大的竞争对手,不火电,而

2021-03-08

国会否决ITC延期

然而,从昨天获得的最新信息表明,美国的税收减免ITC政策未能通过美国国会和白宫和预算。未被通过的有储能,但风能却意外地获得继续延长ITC。

2019-12-20

机构| 产业链遭遇“涨价潮”,逆变器一机难求?

再到组件、逆变器,供应链的循环涨价不断冲击终端需求,电站的收益率也被压缩。

2021-07-20

霸主隆基股份,未来投资价值有多大?

对于行业来说,2018年一定不平凡的一年。此前,在国家补贴政策的助力下,成为超级大风口,行业一路高歌猛进的同时,企业盲目产、消纳能力不足、补贴资金缺口越来越大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2021-08-18

宜家进军

此举将使房主更容易获得太阳能解决方案,因为宜家满足他们家庭需求的热门商店。据 Grand View Research 报道,2020年美国住宅太阳能市场的估计规模为91亿美元。

2022-05-26

中国激荡20年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掣肘局面,因为彼时产品市场,核心原材料以及核心设备这三大块,都被欧美和日本牢牢控制着。

2022-10-26

牵手国内龙头!山西华翔股份拟斥巨资进军产业

2月16日晚间,山西A股上市公司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当日与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洪洞县政府签订了投资框架合作协议,拟建设洪洞县 1GW 发电项目及支架产品生产项目

2022-02-21

道达尔布局行业案例研究

其在津巴布韦、印度、泰国、西班牙、中国等地通过直接投资、收购电站和与当地企业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大型企业等方式来投资发电项目,极力张太阳能市场份额,这一系列商业运作显示了道达尔在发电领域的雄心

2020-09-27

业又见巨鳄!日本化工巨头宣布进军市场

2020-03-18 10:58:53 北极星太阳能网随着平价时代开启,产业真的成了香饽饽。

2020-03-19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阳”暖心促进“获得电力”指数提升

国网庆阳供电公司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践行“以客户为中心,专业专注,持续改善”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多措并举为企业复产“想法子”、为企业增收“找路子”,全面推行“阳”服务,促进“获得电力”指数再上新台阶

2020-04-15

八大券商主题策略:一沾“”就火?

2021-02-23 14:32:30 黑鹰 1.川财证券:新能源消纳储能爆发风口 “+储能”市场空间广阔新能源消纳储能爆发风口,“+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2021-02-23

晶科能源:领跑N型升级

“dominate”(统治、支配、主宰),国际能源机构(IEA)对中国的行业地位的总结,中国产业也的确名副其实。

2022-11-29

市场竞争再迎变局

新入局者猛攻自2020年开始,一众企业向跨界而来,并在领域展开了猛攻,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否成为新入局者不仅成为一些企业的救命稻草,更成为逆袭的良方?

2022-07-06

实证基地“发”又“发热”

程宦宁摄6月,在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的产业园里,国家电投黄河公司维检公司副总工程师兼生产技术部主任杨磊介绍,近年来,电站开发建设速度较快,但相关的技术研究仍显不足。

2021-07-20

2019年末的有点冷

,都人不喜欢看到的文章。

2020-01-20

2023的,只有N型不会过剩?

第一部分高价组件压抑积累了过去两年的需求,加上23年就三年的需求,的配套产业链又多,又有基建,非常适合财政张来拉动经济。明年疫后经济复苏,新基建应该主角之一。所以明年应该国内大年。

2023-01-3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