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龙头领头 | 耗时 25 ms

俄罗斯 100%使用“绿电”

2020-07-16 09:39:17 中国能源报   作者: 董梓童  据行业媒体《杂志》报道,俄罗斯最大组件制造商Hevel Solar日前宣布,从7月起,旗下组件制造工厂将全部使用

2020-07-20

“新秀”钙钛矿电池崭露

专家指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凭借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应用场景丰富等特点,在降低成本革命中备受关注,但其耐用性和稳定性仍需进一步提高。

2023-07-06

危中寻机 企业集中“出海”

5月18日,美国政府恢复征收此前已豁免的针对双面发电组件的进口关税,税率从30%~15%不等,“关税大棒”再度成为悬在行业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2020-06-02

行业保持迅猛发展势 有三大挑战

新闻:行业持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

2023-07-06

产业再现“531”至暗时刻?

2020-04-26 08:57:19 证券时报网   作者: 刘灿邦  4月份以来,隆基股份、通威股份等产业链纷纷主动降价,涉及硅片、电池片等多个环节。

2020-04-26

硅片江湖生变!

一位长期观察产业的分析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四季度大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为了保证国内装机量,上游价格可能还会进一步主动下调,刺激终端需求。近期,三季度报告陆续出炉,产业链公司业绩普增。

2022-10-26

关于玻璃行业的再思考

1、复盘2017-2019 年玻璃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情况可以发现,随着前期数轮格局优化,玻璃行业已经形成少数规模化企业充分竞争的格局,行业集中度高,加之在组件中价值量占比相对较小,因此对下游议价能力很强

2020-12-22

疯狂争夺战

随着行业的崛起,众多外来资本纷纷入局,围绕着上游的硅料、硅片,中游的电池、组件,下游的电站及逆变器、玻璃等辅材设备,展开了一场激烈角逐。

2021-07-19

行业新一轮扩产潮来袭

而此前一天,域刚刚迎来了多个行业的投资并购动向。全球最大的多晶硅企业、全球最大的硅片生产企业保利协鑫6月4日披露,公司拟向中国华能集团之附属公司华能集团香港出售其所持约协鑫新能源51%股份。

2019-06-18

N型硅片引降本新纪元

【事件】上月,硅片半导体首次向全社会公告其N型硅片报价,150μm厚度210尺寸N型硅片的价格为9.49元/片,130μm厚度210尺寸N型硅片的价格为9.06元/片。

2022-07-06

迎“平价时代”高景气周期

受此影响,2019年中国各环节产业规模延续快速增长势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总额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20-03-02

行业“终局”走向何方?

对于明后几年确定性较高的域,是明年值得高度关注的细分方向之一。行业所处阶段产业兴起于欧洲,后发动力在中国,平价市场在全球。

2021-03-16

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开始施行 ——接网消纳“硬骨”有望被“啃”下

电站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能新能〔2013〕329号)同时废止。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成本的下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等,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2023-02-01

2022预测:未来在哪里

回顾2021:已成主力能源2021年,新型电力系统、硅料涨价、建筑一体化、整县推进、异质结电池、风大基地……这些行业内的词语,逐渐为社会所熟悉。

2022-01-11

首支ETF将于12月18日上市交易

图:ETF产品概况本次发行的华泰柏瑞中证产业ETF跟踪的是中证产业指数(931151.CSI)。

2020-12-18

到底什么是制氢?

2021-04-15 07:59:19 隆基股份近期,随着“隆基股份成立氢能公司,正式进军氢能,隆基创始人李振国亲自担任董事长、总经理”消息的发出,氢能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板块个股掀起涨停潮

2021-07-16

双雄对弈

仅有约2成产能多晶组件符合这一标准,而单晶组件则普遍在标准之上,单晶组件在“跑者”项目具备了相对优势。2015年,“跑者”项目共1GW,次年就增长到了5.5GW。

2020-04-15

企业出海难?数字营销解救中国企业

2020-09-17 09:40:54 索比网   作者: Jessica  随着产业的全球化发展,中国企业开始把目投向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

2020-09-21

我国已占全球市场70%以上 2019或平价上网

预计2019年全球新增装机量将达110吉瓦,而我国将保持在45吉瓦左右。我国业是全球先的高科技产业之一,全球70%的产品由我国制造。

2019-08-30

中国激荡20年

如果把时针再往前拨动,追溯我国行业“从0到1”的发展之路——从第一颗硅单晶自主研发成功到向外引进原料和设备遭遇掣肘,从扭转“三在外”到走向“三个‘世界第一’”,从技术之争到强化产业链,中国的崛起之路

2022-10-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