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配件龙头爱康科技 | 耗时 35 ms

1200GW只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过去十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的中国产业,再一次蓄势待发,依靠创新进入“倍速阶段”,有望在下一个十年形成全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

2020-12-17

产业链有望持续向好

全球各国“碳中和”时间表已陆续推出,其中能源转型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而能源凭借其成本优势以及灵活的安装条,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成长空间将极为广阔。

2021-04-01

产业向好之下 风莫忘落魄时

在市场投资方面,继通威股份拟200亿元投建高效太阳能电池项目后,隆基股份12日晚公告,子公司拟投资45亿元上马10GW单晶电池及套中试项目。产业又迎风时刻,可圈可点。

2020-02-27

2020年全球累计装机760.4GW,20国新增超1GW

2021-05-17 08:22:54 們近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了2020年全球报告,报告显示,尽管COVID-19疫情在过去的一年多全面爆发和流行,但全球市场再次实现显著增长

2021-07-19

风电、将迎抢装潮

目前,我国风电和装机规模均稳居全球首位。2019年,风电、已经开启平价试点大幕,逐步摆脱对补贴的依赖。2020年将是补贴的最后一年,风电、或将迎来一场抢装潮。

2020-01-16

中国产业如何突围致胜?

20年里,中国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强。天合能、协鑫、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晶能源等产业巨已形成全球最完整的产业套和供应链体系,各环节产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均超过70%。

2023-04-25

铸锭单晶助力平价 保利协鑫荣获“亚洲产业贡献奖”

2019-06-03 23:18:18 中国能源网6月3日,在本届SNEC欢迎晚宴上,保利协鑫荣获由亚洲产业协会(APVIA)颁发的“亚洲产业贡献奖”。

2019-06-04

中国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能源副总裁钱晶在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时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所有的核心术几乎都掌握在中国制造企业,所以它非常特殊。

2019-03-26

被资本“嫌弃”的银浆双雄

得益于早期先发优势,杜邦、贺利氏、三星SDI等海外一度抢得绝大部分的银浆市场份额。

2022-01-25

富士造车,没有特斯拉的命

就在近日,鸿海集团发布了富士旗下纯电车型Model B的官方效果图,新车基于富士MIH平台打造,定位为纯电动两厢轿车,预计将在10月18日举行的鸿海日活动上正式发布亮相。

2022-10-19

24省十四五期间规划汇总!

同时,《阿坝州发电基地规划(2020-2025年)》提到,“十四五”期间,装机规划达到1490万千瓦。

2021-07-21

关于韩华申请对我企业337调查的声明

“337调查”,涉及包括晶、隆基在内的中国两大企业PERC术专利纠纷。

2019-03-21

全球逆变器市场的中国军团

根据中国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产量均超过了全球产量的70%,拥有一批世界级的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具有全面的领先优势。

2020-05-12

玻璃风云录:涨价、暴跌、搅局,谁将成为最后王者?

从2020年下半年以来,玻璃价格大涨,涨幅一度接近翻倍,令下游组厂商苦不堪言,甚至一度让组厂商抱团呼吁政策面解决玻璃限产问题。

2021-07-16

产业新规范推出 严控新上单纯扩大产能项目

5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印发了《制造行业规范条(2020年本)》(征求意见稿),目的是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引导企业加强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2020-06-03

产业链全面上涨

7 月25 日,京能位于青海海南州某 100MW 项目组招标开标,报价在 1.48 元/W~1.56 元 /W 之间,中标均价达到 1.523 元/W,重回 1.5 元/W 以上。

2020-07-28

中国短短10年掀翻欧美,走上超越自己之路

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在术全产业链上,明明都走到了世界前沿,可是为什么老百姓对的印象,仍然是“不实用”甚至“骗局”?曾经火过一段时间的扶贫,到底还有没有前景?

2020-07-28

“新秀”钙钛矿电池崭露

下一代术蓄势待发2013年,《学》杂志评选十大突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入选,被称为最有前景的下一代术。《日本经济新闻》在报道中指出,当前,钙钛矿电池主要有单结钙钛矿电池和叠层钙钛矿电池。

2023-07-06

三个河南人,干翻世界

李振国不是个“安分”的人,辞职后,他开过厂,盘下过西安理工大学工厂的单晶基地,给别人当过总经理,2000年,他还创立了西安新盟电子有限公司(隆基股份前身)。

2021-10-22

玻璃“拒绝”开放扩产!

“有条允许少数术先进企业的优势产品扩产,统一组尺寸,也要避免下游需求时间太集中。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玻璃紧缺的问题。”一位玻璃企业负责人说。

2020-11-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