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被紧盯 | 耗时 20 ms

3年62家,IPO大潮汹涌!

站在能源转型时代背景下,行业一路向好,与此同时,撬动资本,企业IPO如火如荼。据统计,2020年以来,共有62家发起IPO申请。

2022-12-23

“洛阳造”通畅电池出海口

2020-03-05 09:27:16 洛阳日报近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位于中国一拖铁路编组站的洛阳陆港多式联运物流中心,洛阳至宁波货运班列正加装车发运。

2020-03-05

德国累计装机容量达48.3GW

2019-09-03 09:56:38 SOLARZOOM根据德国联邦网络局(Bundesnetzagentur)的最新数据,德国7月份共新增291MW项目,而6月份为270MW,5月为241MW

2019-09-03

财报看产业:冰与火的博弈

日前,企业半年报陆续披露,世纪新能源网整理22家业内相对较具代表性的企业的半年报,以期让大家通过这些企业的半年业绩对国内企业有所了解。

2021-09-22

产业率先“服软” 美对华关税政策要转向?

白宫发布声明称,为解决美国出现的能源急状态,拜登政府一方面援引《国防生产法》,宣称要加速清洁能源技术的本土化生产,另一方面,短期内要大量进口组件、电池等产品以满足需求。

2022-06-27

产业链估值有望重塑,概念股纷纷大涨

利用率也保持高水平,1到10月份的发电利用率达到98.3%,同比增长0.12%。发电成本也进一步下降。

2020-12-11

固德威:设备的隐形冠军

逆变器需求提升直接受益于下游装机,全球新增装机需求放量推动逆变器需求持续增长,综合行业盈利能力改善、储一体化与智能化等技术发展推进,归母净利润增速看:逆变器>电池>硅料>胶膜

2020-11-09

今年前10个月中国产品出口额同比增长32.3%

以2018年“531政策”为契机,中国产业正式步入“自我优化”阶段,也拉开了平价甚至低价征程的序幕。数据忠实记录了“531政策”后,中国产业经历了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的迷茫。

2019-12-12

产业链淘汰战:大厂继续扩张,落后产能遭排挤

2020-01-15 09:39:30 彭博新能源财经制造链各环节产能显著过剩,21%的厂商在去年黯然离场,退出市场的企业数量超过此前3年总和。单晶逐渐取代多晶,成为厂商的主流选择。

2020-01-15

智能如何发展?五部委出台五年行动计划 BIPV、储直柔或成重点

产业再次迎来重磅文件。工信部等5部委日前印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

2022-01-05

智能如何发展?五部委出台五年行动计划 BIPV、储直柔或成重点

产业再次迎来重磅文件。工信部等5部委日前印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计划》”)。

2022-01-05

扩产凶猛 中国建厂“胜地”

2021-04-01 09:36:24 世纪新能源网近年企业扩产凶猛!

2021-04-01

全面平价下的“阵痛”,2021年中国产业链仍挑战重重

2021-02-23 07:43:05 們   作者: 臧超  在中国电站投资商对全面平价后的电站市场充满希望的时候,上游产业链却在疲于应对因下游投资高涨带来的供需缺口

2021-02-23

关于明年政策 有关部门透露了这些

2019-11-14 11:00:57 能源圈天气渐冷,从多个一线大厂传来的消息来看,订单量减少,行业也开始进入沉淀期,人对于明年政策的期待也越来越迫切,最近关于这一方面的消息也越来越多

2019-11-14

中国发电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随着发电成本的进一步的下降,将全面进入平价上网时代;同时,结合、储能多能互补,未来30年发电呈现出很好的发展趋势。从2008年到2017年,我们称之为发电的“昨天”。

2021-01-08

巨头打响尺寸战争,硅片真的越大越好吗?

继隆基股份(601012.SH)力推大尺寸M6硅片后,另一单晶巨头天津中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环股份,002119.SZ)不甘落后,接着推出了史上最大尺寸的硅片。

2019-08-19

央视披露人才荒:企业“加价”抢人,年薪50万元招人难!

随着等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最近,不少企业出现了用人缺的情况,电池组件的工人“招不满”,高端人才更是要靠“抢”。

2022-03-18

电站遭遇十年最强沙尘暴,该怎么办?

当遭遇沙尘暴时,发电效果大幅下降,增加了发电成本,还会影响组件的寿命;此外,沙尘暴过后还需要对面板上面覆盖的沙尘进行清理,用水量和工时也十分惊人。

2021-03-22

超1000批组件在美港口积压,外交部回应!

美方以谎言为依据,制定并实施涉疆恶法,严重干扰中美正常产品贸易,违背市场规律和国际经贸规则,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努力,最终也必将损害自身利益。

2022-11-16

业并购重组将成常态

2019-07-31 08:08:28 经济日报吴胜武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上半年,海外市场是中国制造保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下半年随着补贴项目、平价项目相继落地,国内市场有望恢复。

2019-07-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