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行业快速增长 | 耗时 43 ms

多地密集部署备战迎峰度夏 界期待多举措支持虚拟电厂发展

“从去年开始我们就投资了一些虚拟电厂项目,今年这一投资热情持续升温。”

2023-05-31

包头市委书记丁绣峰一赴双良三期50GW单晶硅项目调研

包头市政府党组书记、市张锐,稀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邬军军,包头市各旗县区、稀土高新区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双良集团总裁马培林、董事刘国银陪同调研。

2023-05-22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强劲 中国成为主要推动力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在全球新车销量同比下滑1%的背景下,电动汽车销量实现了强劲。标普全球旗下汽车研究机构认为,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已不可阻挡。

2023-03-23

新型镍氢气电池初创企EnerVenue A轮融资1.25亿美元

能源科技创新,推进关键技术的研发及应用,是推动达成“双碳”目标的重要一环,储能与电池技术在电力供应稳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2021-12-03

​7月份,产链中下游进入内卷、博弈阶段

而新产能爬坡仅有4家(亚洲硅、新特、南玻、吉利、(丽豪,协鑫可能投产)),预计新产量2000吨左右。

2022-07-20

关于化纤工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三)发展目标到2025年,规模以上化纤企加值年均5%,化纤产量在全球占比基本稳定。创新能力不断强,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高性能纤维研发制造能力满足国家战略需求。

国开以实际动积极服务国家兑现碳中和承诺

债券所募资金将用于风电、等碳减排项目,有效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实现能源系统跃迁,募投项目均符合中国人民银绿色债券相关标准,且满足国际最新气候债券标准(V3.0版)要求。

2021-03-12

多路玩家"杀入"磷酸铁锂赛道 格局有何变化?

特斯拉Model 3,比亚迪汉EV、五菱宏Mini EV等多款畅销车型中,都使用了磷酸铁锂电池作为驱动能源。除当红的乘用车,一些商用车、两轮车、重卡、船舶等运载工具,也有对磷酸铁锂进应用。

8月车市现两年来“最强”,新能源车终于迎来“春天”

记者昨天从乘联会获悉,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70.3万辆,同比去年8月8.9%,实现了自2018年5月以来的最强的正

2020-09-11

上半年经济亮点:产数字化转型提升级

今年上半年,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我国传统产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延伸拓展。产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断强。  

2022-07-25

白春礼:着力解决三个关键问题 促进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

他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革命的重要力量,预测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规模将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  

2023-05-23

我国新能源车产销将持续超40%,汽车选购先上有驾APP

从1月至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6.7万辆和95万辆,同比均2.2倍,市场渗透率达到8.7%,势头强劲。

2021-07-07

5G融合创新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亟待运用数字技术,加推动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构建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就是数字技术赋能能源电力的过程。

2021-09-03

2019年1-2月湖南全社会用电量同比8.4%

2 月份,全省全社会用电量为 143.93 亿千瓦时,同比 13.7%,创 2013 年以来同期新高;其中,工用电量为 50.67 亿千瓦时, 18.0%。

2019-04-03

打造锂电设备国际化优秀品牌 赢合科技加海外布局

而作为动力电池智能自动化设备龙头企,赢合科技经过前期的 “耕耘”,现在也迎来了自己走向国际化的 “收获季节”。

2021-02-04

税务总局举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专题新闻发布会

看,制造等六个受益明显。大规模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聚焦制造等重点、基础,精准锚定国民经济运和产链、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充分体现助力稳、保就、惠民生政策导向。

2022-06-30

垃圾发电释放“退补”信号

退补也已是决策、监管部门的共识。垃圾发电项目的电价补贴会取消吗?近一年来,“退补”话题持续发酵,引发内热议不断。

2020-01-09

优化“链条” 稳致远——解码柳州汽车产系列报道之四:机遇之路的“三笔描绘”

勾勒图景 全产链精准优化【高时刻】2020年7月,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制造基地在柳东新区奠基,打造1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财政部预警供应链断裂风险 新能源汽车加去“空心化”

这种风险除了众人皆知的整车平台的研发突破能力外,潜在供应链上的危机也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加而浮出水面。

2019-09-06

联想举办新IT思享会 近20家大型企共话中国“智”造升级

  随着全球制造竞争加剧,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我国制造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中国制造企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实现新

2023-05-3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