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给电网带来“鸭子 | 耗时 49 ms

315维权 | 存量站售卖悄然成风,谁保护接盘者权益?

站资产为例,根据统计,目前全国有着200GW的存量站,规模庞大。因为民营企业是行业的主力军,所以这些站资产大多都掌握在民企手中。

2020-03-19

德国2021年上半年新增装机2.75GW

根据联邦络局(Bundesnetzagentur)的最新数据,德国6月份新增装机容量为 428.5 兆瓦。相比之下,今年5月为 403 兆瓦,2020年6月为437兆瓦。

2021-08-04

德国2019年1-2月新增装机近1GW

2019-04-03 09:03:40 北极星德国联邦络机构2月份注册了大约418.6MW的新系统。

2019-04-03

产业链价格大涨,运营商生存空间受挤压?

而对站所需的缆、支架以及除了组件以外其他原材料也都分别上涨了0.02-0.03元、0.05元和0.1-0.2元。

2021-03-15

182、210技术路线之争:不管“白猫、黑猫”,抓住更多收益就是“好猫”

一般讲,行业将总成本划分为组件成本和除组件之外的bos成本。组件成本和bos成本比例接近,分别占据着50%左右的总成本份额。

2020-11-16

企业发力技术创新 迎接平价时代挑战

2月28日,在华为“智能设计空中研讨会”上,华为智能业务全球营销总监武磊磊公布了智能十大趋势,包括全面数字化、AI驱动智能升级、站无人化、主动支撑储共生等,为新能源行业创新增长提供了路径参考

2020-03-19

发改委敲定2020年平价上项目 并成本问题待解

年风平价上项目装机规模1139.67万千瓦、平价上项目装机规模3305.06万千瓦。

2020-08-07

两家企业洗牌进行时

2019-03-27 10:17:13 OFweek太阳能尽管行业在近年发展迅速,但是整体上说并不成熟。

2019-03-28

日增病例连超30万,印度二次疫情或导致亚洲装机进一步放缓

2021-05-10 08:59:24 們印度持续恶化的疫情正在引起人们更多的关注,南亚、东南亚等地已经明显出现疫情蔓延。疫情反复的封锁措施有可能再次拖延站的建设进度。

2021-07-16

中美贸易关税十一年之变,到底谁伤害了谁?

2011年中国仅组件产量达到了24.3GW,占全球总产量66%,欧洲51%、美国86%的组件源自中国。美国市场三大企业倒下前,均在破产申请中声称自己的经营困境是中国企业恶意倾销导致。

2022-06-27

玻璃寡头垄断格局日趋明朗

2020-05-29 14:07:38 太平洋研究证券1/国内厂商异军突起蓬勃发展,玻璃景气度回升。玻璃是组件的必要组成部分,其市场需求量和装机量密切相关。

2020-05-29

四季度装机有望加速

近期,多家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业绩预告,均预计业绩大幅增长。

2022-10-24

储能创新项目鉴赏:日本北海道纹别站储能项目

北极星储能、北极星力APP对本次峰会进行全程直播。在8月26日举办的“储能创新论坛”上,日立ABB有限公司高级销售支持柏镇为我们进行了“日本北海道纹别站储能项目”的经验分享。

2020-08-27

人大代表姜希猛:建议实施人人发展战略

当农村居民可以普遍安装的时候,因其屋顶和院落的量会大于其用量,就可以同步提高居民价和价,解决困扰多年的居民价交叉补贴问题。

2020-05-26

业内认为供应链或需重新布局

中国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此前也表示,从制造端看,疫情将影响企业海外工厂运营与海外市场的开拓。海外订单交付延迟严重,企业甚至将会面临丢单和诉讼的风险。

2020-03-02

投资大跃进!一季度总投资近900亿元

自2021年开年以,晶澳、隆基、天合等企业就纷纷发力扩产。七家企业2021年产能规划目标如下:2021年玻璃、硅料等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但并未影响企业扩产的步伐。

2021-04-06

11家企业、超400亿元跨界制造,玻璃、硅片领衔搅动市场格局

們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加速入局制造领域的企业有11家,这些入局者自不同的行业,家、建筑玻璃、皮革等,入局的产业链环节也各不相同,组件、池、硅片、玻璃。

2021-01-28

中国石化已在全国建成900座

11月19日,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已在陕西建成项目40座,包括38座分布式站点、2座油库项目,预计年均发量257万千瓦时,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70吨,相当于植树近

2021-11-22

国企接盘 协鑫新能源再“抛”217MW

)签订第二批站购股协议。

2020-11-24

晶科科技:探索制氢的“中国方案”

早在2019年,晶科科技发布产业2020十大趋势时表示,到2025年,“+储能”制氢系统技术的极大进步,将具备大规模应用的经济可行性,即将池、充池、解氢装置相结合,通过数字技术控制池充放和氢气生产

2021-02-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