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组件:“扎堆”退 | 耗时 28 ms

“平价上网”不是发展的终点

2019-04-10 15:04:25 索比网中国的电价采用“煤电标杆电价+补贴”形式,这意味着只要电价高于煤电,就永远是政策导向型市场。

2019-04-10

两会|刘汉元建议减轻发电企业税费 增值税按3%征收

近年来,国家制定了相关政策,旨在减轻企业的税费压力,如财政部、国税总局于2013年9月下发的《关于发电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3〕66号),对发电收入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50%的政策,

2020-05-22

自主创新,逆变器供应商隆重出席中国产业论坛

古瑞瓦特与精英聚首、前瞻预判、思想碰撞,发表《逆变器如何迎接平价上网时代》主题演讲,助推助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2019-11-19

又又又上央视啦!未来中国四成用电将来自

发电碳排放量是化石能源发电的十分之一到二十分之一,是真正的低碳能源,但发电目前仅占我国发电量的3.5%。将逐渐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电源之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强劲引擎。

2021-07-16

国家竞价补贴揭晓 装机有望迎来“加速跑”

数字一增一减,平价时代正加速来临。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注意到,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通知,今年的竞价项目依然面临时间约束,即2020年底前未全容量建成并网的,每逾期一个季度并网电价就会下调。

2020-06-30

海外疫情严峻,七成依赖出口的中国怎么办?

中国是全球最大产品制造国及出口国,装机量、发电量已连续多年位列全球首位。作为产业链的最终产品,出口量代表了中国“走出去”的程度。

2020-03-19

全球前十的企业我国占7家

水电领域具备全球最大的百万千瓦水轮机自主设计制造能力,特高坝和大型地下洞室设计施工能力均居世界领先水平。低风速风电技术位居世界前列,国内风电装机90%以上采用国产风机,10兆瓦海上风机开始试验运行。

2021-03-31

2021年产业发展分析

中国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12月15日召开的2021中国行业年度大会上表示,“业界普遍对明年持乐观预期,2022年我国装机在发电项目巨大储备量的推动下,可能增至75GW以上。”

2021-12-20

打压中国,美国把自己搞虚脱了

据彭博社报道,今年6月以来,美国海关已扣留了多达3吉瓦的进口;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多达9至12吉瓦的被阻止进入美国市场。

2022-09-21

新能源车退补贴不退政策 “氢车”产业仍有“熟路”

2019-10-15 08:51:58 上海证券报   作者: 周健  一边是财政部建议按时退出氢燃料电池汽车补贴,一边是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补贴审核出220.27亿元的

2019-10-15

企业“搅动”储能风云

可以看到,逆变器厂商和厂是最先布局储能赛道的企业,部分企业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2023-08-01

回撤超30%:从历史看,还能跌多少?

国内产业受到沉重打击,一直持续到到2013年,中国开始实施度电补贴,需求由国外转向国内,企业的经营才得以好转。

2022-02-28

2020年1-2月出口情况分析

根据巴西机构Greener所做的一个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巴西进口量达到4.14GW,相比2018年的1.88GW增长了120.3%。

2020-03-27

中国短短10年掀翻欧美,走上超越自己之路

一个电站最主要的成本,来自g和逆变器,占整个电站建设成本的百分之七八十,10年前还要更高。

2020-07-28

电站的时代命题:既要高效,又要可靠

在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随着电站的增多,作为发电系统中的核心成部分,的质量备受关注。

2022-07-12

倒下的首富:中国行业的冠军魔咒

如果把产业比作是一个汉堡,那么两端的面包分别是硅料和电站,中间的肉主要是硅片、电池片和,一环接一环。

2021-07-19

欧洲产业协会:2024年欧盟装机有望接近300 GW

2021-04-25 09:15:15 CASEnergy近期,欧洲产业协会(SolarPower Europe)发布《2020-2024年欧盟太阳能市场展望》报告,系统回溯了2020

2021-07-16

代有龙头出,隆基股份独领风骚能几年?

长达十年的“大跃进”后,于2010年前后,我国产能占到全球一半以上,全球前十大生产商中,中国包揽了前五名。

2021-07-26

​海润存在被上交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2019-04-12 10:23:40 梦4月9日,国金证券发布了风险提示公示称,海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将可能被终止上市。

2019-04-12

业者谈涨价潮:供需失衡所致 11月前后或回归正常

“硅片涨价会延伸到电池片,电池片企业将压力推给企业,企业再将压力推给开发商。会吸收一部分成本压力,但最终压力一定会传导到终端。”她说。

2020-08-2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