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组件四月出口超预 | 耗时 38 ms

角逐新大陆:中国企业海潮

2013年,中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装机市场,企业开始了在国内大肆跑马圈地的岁。海外额增幅在一年来陡升,直接原因还是日渐逼近的平价上网。业内计,到2021年,中国将完全进入无补贴时代。

2019-10-31

新能源装机占比六成 成青海第一大电源

07 科技日报   作者: 张蕴 王宏霞  记者10日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获悉,截至2020年底,青海电网总装机规模达到403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装机2445万千瓦,占比过全网总装机规模的

2021-01-11

2020年,还能做吗?

2020-11-09 08:57:25 索亚新能源在电站最后的抢装潮里,玻璃辅材成了拦路虎。今年是享受补贴的最后一年,如果不能在今年年底前并网,电站将失去补贴的机会。

2020-11-09

川地震,价格恐再涨价!

95日讯,12时52分在川甘孜州泸定县(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发生6.8级地震。目前统计硅片在川产能包括晶科20GW、京运通12GW、高测6GW、通合15GW、双良20GW。

2022-09-09

2023:洗洗更健康!

此外,也在降价,从2.00元/瓦降到了1.8-1.9元/瓦,甚至有一线厂家给了1.72元/瓦的报价。

2023-01-10

疯狂争夺战

随着行业的崛起,众多外来资本纷纷入局,围绕着上游的硅料、硅片,中游的电池、,下游的电站及逆变器、玻璃等辅材设备,展开了一场激烈角逐。

2021-07-19

回收路茫茫 2025年我国回收进入密集期

2020-03-04 13:38:52 太阳能网按照公认的技术标准,有25年左右的生命周期。如果从2010年第一批金太阳工程的落地算起,今年,这批刚进入运行的第11年。

2020-03-04

产业链博弈持续 价格由被动走向主动

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回落,“拥硅为王”或将成为历史,留存利润亦将同步回归正常区间,更将有效刺激终端装机需求的释放,需求旺季有望较往年提早到来,因此各厂商对3及以后的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

2023-03-22

宁波发电路几何?

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指,实行风电、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今年2,2020年电价政策征求意见稿炉。

2020-09-21

晶科能源钱晶:半年报期,N型合拳备战下阶段

826日,晶科能源发布其半年度财报,在全球市场需求的强劲支撑下,公司今年上半年共向全球发送了18.92GW产品,同比增长79%,其中约18.21GW,再创历史记录,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2%,除了销量和营收飙升以外

2022-09-06

上半年我国产品量增价跌 下半年国内市场回暖Q4价格看涨

上半年100亿美元 市场集中度越来越高今年上半年我国市场相对萎缩,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全国新增装机1140万千瓦,与去年相比降幅在50%以上。

2019-07-29

“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压规划与投资推进

早盘罩、航运、特高压等快速走高,5G、创投板块也受到资金关照;午后,券商、医药、两桶油拉升护盘,但软和半导体大幅杀跌,加之外围跌幅加剧,A股未能实现逆转,沪市总体下跌3%,深市总体下跌4%。

2020-03-10

业绩增达40-66%,龙头迎来新的增长点

天合能取得210mm大尺寸电池技术和产品优势,使得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实现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据PV-Tech介绍,2021年行业整体产能和货量均过190GW。

2022-01-25

2019年的有点“冷”

统计数据表明,截至2019年三季度,新增装机规模仅有16GW,业内专家对于2019年全年新增装机总量的测是不会过30GW,同比下降了40%。

2019-11-21

解构2020产业6大关键点

海外额将创历史新高2019年最让我国产业提气的,是海捷报频传。

2019-12-18

上半年产品总额同比增长113%

今年以来,中国产业总体实现高速增长,产业链主要环节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记者从中国行业协会获悉,上半年多晶硅、硅片、电池、产量同比增长均在45%以上。

2022-08-02

多国推迟项目 国内企业挑战将更为严峻

隆基乐叶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兼全球市场负责人王英歌认为,今年现的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鹅”事增加了全球供需关系的不确定性。

2020-04-09

大基地时代,如何选型?

而基于晶科标准在国内工作温度工况数据的统计数据库,绝大多数过20%工作时间在工作温度过70℃的情况下进行发电。

2021-11-19

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数据印证了我国产业的亮眼成绩——制造端,主要环节产量在全球占比均过2/3,产值突破7500亿元,其中,多晶硅、产量分别连续11年、15年位居全球首位。

2022-09-28

谁是“”之都?

双碳目标的号角下,循着风蜂拥而至的,除了站在“台前”的企业,各地政府也展现极大投资热情,“抢项目”、“抢人才”,一场关于“之都”的角逐悄然开场,背后竞争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台前”的企业们。

2022-09-2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