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光伏产业链有着一条明确而清晰的产业链,分别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应用系统五大环节。处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的为硅片,光伏产业中游主要涉及电池片及组件,下游主要为光伏发电系统。
2019-06-03 16:15:50 中国能源网原道康宁有机硅系列产品现更名为Fortasun™,加入杜邦光伏材料解决方案。其经户外实绩验证30多年的卓越性能,可降低度电成本。
3月30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介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有关情况时说,近10年来中国光伏发电项目单位千瓦平均造价下降75%左右,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为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据行业资讯,4月21日,中国硅业分会发布多晶硅最新跟踪价格,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单晶复投料飙至150元/kg,市场成交均价达到147.8元/kg,周环比上涨5.42%。
2020-09-14 08:15:00 SOLARZOOM光储亿家2020年7月以来,受协鑫新疆硅料厂4.8万吨产能发生意外情况的影响,光伏全产业链出现原材料供给不足的情况。
作为光伏产业的上游原材料,今年以来,硅料价格从每吨8万元左右的价格,涨到了每吨20万元以上,涨幅高达150%。走进目前全球最大的硅料生产企业,记者看到,所有生产线正在全速生产。
从上游价格跟踪来看,根据硅业分会报价分析,本周多晶硅价格延续缓跌下行走势,其中单晶复投料、单晶致密料、单晶菜花料成交均价跌幅都在1%左右。
现实的另一面是,上游原材料价格一路走高,光伏行业的“降本”目标正遭遇挑战。今年以来,“一周一涨价”几乎成为硅料环节常规操作,虽然经历过短暂的下调和盘整,但涨价幅度依然惊人。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光伏企业的专业化分工很明确:比如合盛硅业专注于工业硅,大全能源、新特能源专注于硅料,TCL中环专注于硅片,爱旭股份专注于电池。
跨界光伏、氢能、风电等都是新能源发展重要主线,在发展初期较为独立,现在都各自都成为“参天大树”,联系也愈发紧密。在此背景下,各领域企业纷纷跨界,通过新能源综合发展进一步降本增效和进行多元化布局。
2021年最后一个月,硅料价格依然高企,终端需求萎靡。纵使前三季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同比上涨34%,全年新增装机量也很难超越2020年。不过在这一周,光伏行业的变化却带给了我们惊喜。
8月11日,在硅业分会发布的硅料成交价格显示重新上涨后,二级市场对光伏企业的信心急转直下。据维科网光伏数据显示,仅8月6日-13日,市值排名前十光伏企业,市值就蒸发了高达1328亿元。
硅料产能陆续释放,都在等待硅料价格回落。似乎硅料价格回落,就可以解决光伏行业的内卷之忧,尤其是被抑制的终端装机,但复杂、动态、非线性的光伏产业生态,岂会如此单纯地博弈?
国家能源局1-7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1~7月全国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17.94GW,除去前六月数据,则7月新增装机达到4.93GW,远超前6个月的单月数据,光伏终端市场需求大幅度“回暖”。
本月以来,降价逐渐成为光伏上游主基调。12月16日,隆基股份公布单晶硅片最新报价,全线产品降幅逾5%。隆基股份方面称,“此次是受上游行情影响进行相关调整。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