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盈利 | 耗时 20 ms

2020年新增装机48.2GW

其中:截止到2020年底发电装机253GW;发电260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全国弃电量52.6亿千瓦时,平均用率98%,与去年平均用率持平。

2021-02-01

2022年全产业链研究分析:拐点已现!曙就在前方

好政策不断催化,进入黄金赛道碳中和已成全球共识,我国明确双碳目标当下绿色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据能源与气候智库(ECIU)统计,截止2021年10月,全球已有132个国家和地区提出 碳中和目标

2022-01-13

八大券商主题策略:一沾“”就火?

2021-02-23 14:32:30 黑鹰 1.川财证券:新能源消纳是储能爆发风口 “+储能”市场空间广阔新能源消纳是储能爆发风口,“+储能”市场空间广阔。

2021-02-23

补贴退坡期限将至,美国企业正大量囤积电池组件

2019-07-24 11:11:00 能源一号编者按:由于补贴退坡期限将至,近段时间美国企业正大量囤积电池组件,然这一举措可能存在风险。

2019-07-24

晶科能源:领跑N型升级

从默默无闻到制霸全球产业链,中国只用了十余年的时间。2021年,中国为全球市场提供了超过70%的组件,并且组件产品已经连续15年位居全球的首位。

2022-11-29

时瓦隆区建成最大电站

2020-03-06 14:45:04 北极星太阳能网近日,比时瓦隆区的最大电站开幕,该项目位于圣吉斯兰,占地9公顷,容量为6.4兆瓦由Perpetum能源公司开发。

2020-03-06

这家企业4月净润同比增长约580%-670%!

石英股份5月21日公告,2023年4月,受益于下游半导体、等行业快速增长的需求拉动,公司经营业绩实现较快增长,主要产品水平明显优于同期,各业务板块高效经营,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成果。

2023-06-12

洛阳玻璃股份:空间巨大的璞玉

2018年公司又收购合肥新能源100%股权、桐城新能源100%股权和宜兴新能源70.99%股权,大举进军玻璃业务,如今逐渐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玻璃生产基地之一,其90%以上的收入和润都来自于玻璃业务

2021-01-29

2025产业十大变化

产业从诞生到现在,市场、技术、资本、政策等多种持续好或突变,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使得准确预测未来数年后的市场变得几乎不可能。

2020-06-12

龙头隆基股份:扩产背后

主营业务突出 毛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隆基股份成立于2000年,于2012年4月在上交所上市,是中国行业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2020-03-19

一哥”市值蒸发2200亿,为何被冷落?

原因一是板块经过一轮拔估值行情后,或有大资金落袋为安;原因二是隆基绿能业绩环被抢、毛率持续下降。

2023-05-22

行业 下半年需求将持续改善

据Wind数据统计,在A股55家概念上市公司中,48家公司上半年实现,占比高达87%。其中,37家公司实现净润同比增长。

2020-09-04

天合能:行业长期战略坚守者

从我国整个产业的竞争格局来看,由于自2011年以来,美国和欧盟发起“反倾销反补贴”等系列贸易战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很多都开始全面亏损。

2022-01-25

“下半场” “十四五”如何掘金?

由于整体市场启动较晚,今年市场规模不及预期,或跌至2016年以来国内装机水平的谷底。与此同时,在国外市场强力支撑下,产业链制造环节却热火朝天,成绩斐然。

2019-12-09

曹德旺和“突如其来”的玻璃

该信息的传出,中国玻璃圈颇为震撼。毕竟玻璃大王声名显赫,福耀玻璃也是实力雄厚。福耀玻璃进军玻璃意外么?

2021-01-21

股权质押排行榜

2021-05-20 09:48:49 黑鹰   作者: 王亮  当市值剧烈波动,部分企业实控人的质押风险也加速聚集。

2021-07-19

部:禁止在河道、湖泊、水库内建设、风电项目,水面影响巨大!

5月24日,水部印发《水部关于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电站、风力发电等项目不得在河道、湖泊、水库内建设。

2022-06-08

2020年,还能做吗?

2020-11-09 08:57:25 索亚新能源在电站最后的抢装潮里,玻璃辅材成了拦路虎。今年是享受补贴的最后一年,如果不能在今年年底前并网,电站将失去补贴的机会。

2020-11-09

巨头进军贷,想赚钱,还想搅局

有的与银行合作,由银行提供贷款服务;有的是与市场伙伴合作灵活合作;有的则是用户出资,企业建设运营完成,双方各自得。户用,及其所属的分布式领域,正成为巨头重点发力的对象。

2022-05-17

华能:发力制造!

在双碳目标的超高预期以及严峻的供应链管理下,深度一体化模式开始席卷行业,且不仅仅是上游制造企业。驰骋终端市场的五大发电集团,继国家电投布局全产业链后,华能集团同样开始发力。

2022-08-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