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电站 | 耗时 35 ms

西藏弃超25%,全国风消纳情况!

2021-02-07 07:43:58 智汇2020年四季度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整体较高,但新能源利用率同比有所降低。

2021-02-08

中企承建约旦项目开工

由山东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约旦第仕24兆瓦项目日前开工建设,这是中资企业在约旦承建的首个项目。

2021-08-06

国家投 一定要将产业做好

创新驱动,加快推进产业建设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国家投黄河公司以国家投“2035一流战略”为指引,汇聚人才、资金和技术资源,推动产业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成长为青海开发的主力军

2021-08-23

2021年看好的4大原因!

一、是近10年成本下降速度最快的发类型2009年至2019年成本下降达89%。2019年平均度成本40美分/kWh ,已经是各类源中成本最低的源之一。

2021-01-18

牵手国内龙头!山西华翔股份拟斥巨资进军产业

2月16日晚间,山西A股上市公司山西华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华翔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于当日与特变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洪洞县政府签订了投资框架合作协议,拟建设洪洞县 1GW 项目及支架产品生产项目

2022-02-21

年度补贴需求17亿元

从项目类型看,普通项目366个,装机容量1812万千瓦,占总容量比例为79.5%,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2019-07-15

市场提前洗牌?

抢占平价时代先机对于一个月内两次下调价格,隆基乐叶董事长助理王英歌向记者解释称,近期硅片、池片的降价,主要还是顺应平价化大趋势。明年,国内地面将没有补贴、全面平价,海外也在去补贴进程中。

2020-04-27

企业的10种“死法”

事实上,核心骨干跳槽早已成为令头部企业决策层最为头疼的事情。尤其是池片技术领域的核心研发人员的跳槽,往往会引发重要的技术危机。可喜的是,已有企业意识到该问题的严重性。

2023-02-22

中国:复活的军团

(IRENA)发布报告称,“近十年,公用事业装机成本下降79%、全球成本下降82%”,“2019年40%新建机组发成本低于同期建设的火机组”。

2020-07-08

十年双反中的美国历程

十年美国,伴随着十年贸易保障,不仅成为全球发展的绊脚石,也成为全球市场的鸡肋。第二个10年已经接近尾声,这十年中,在美国都经历了什么?是荣与梦想的成就,还是梦魇与现实的反差?

2020-01-07

腾飞的最后一道关卡

2021-07-13 08:05:37 高才行说娱乐真正要替代火还需要一个超大规模低成本的储能方案。要独立提供一个地区能,储能力起码要满足地区7天或者更久的需求。

2021-07-26

支架行业发展迎全新里程碑,全球企业第一个风洞实验室落成

风洞实验可有效强健“骨骼”对于支架尤其是跟踪支架,大多数人往往都认为这个“铁家伙”是一个刚性结构,但实际上它是一种细长型半刚性结构。

2021-09-07

​“躁动”,2023春天已来!

此前,1月份还有三五互联5GW高效异质结池和组件智能制造项目(一期)2GW项目、通威盐城25GW组件项目、高测股份10GW单晶硅片二期、冠中新能源2GW高效TOPCon池及组件项目、晶科能源浙江海宁

2023-02-20

波兰装机规模持续增长

据悉,6月初,欧洲投资银行(EIB)曾批准向波兰太阳能开发商提供约1800万欧元的贷款,用于在波兰建设和运营66个小型,每个的平均装机量均不超过1兆瓦,总装机量约为65.6兆瓦。

2020-07-01

“松绑”!容配比没那么简单

們获悉,近日财政部门正酝酿启动存量的容配比核查。第二,力波动性的考验。

2020-05-27

中国能建总承包新加坡最大并网发

2021-06-22 09:10:13 国资委网当地时间6月16日15时,中国能建山西院总承包建设的新加坡最大的、全球最大的饮用水水库浮体项目——新加坡腾格水库60兆瓦水上项目成功并网发

2021-07-20

玻璃“拒绝”开放扩产!

从媒体公开报道看,多家投资企业负责人频繁“走访”企业,主要是为了保障组件供应,个别企业已被迫暂缓部分竞价项目并网。

2020-11-12

你怎么看:2021年,风合计120GW?

一、从历年新增装机看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年的风年新增装机情况。

2020-12-23

双杰气践行北京户用项目

2021-07-02 11:20:32 中国能源网近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开发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开展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建设,有利于整合资源实现集约开发

2021-07-22

老大半月没了700亿

热潮中,企业迅猛扩张,供需形势导致了“拥硅为王”。伴随硅料步步涨价,产业链中的利润向上游转移,通威等硅料企业成为最大受益方。眼下,通威还要进一步抢夺在组件领域的蛋糕。

2022-09-0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