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电池变局 | 耗时 34 ms

贺利氏:预计5年后新增装机量接近翻倍

到2025年,年新增装机容量将增长近一倍,在5年内达到200吉瓦。“虽然疫情对许多行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但成为这期间抗风险能力最强的可再生能源。

2020-08-11

杜邦解决方案发布全新Fortasun™硅胶材料

(2019年6月3日,中国上海讯)在今天举行的上海2019 SNEC太阳能展览会上,杜邦解决方案宣布,为其旗舰产品系列Tedlar® 背板材料和Solamet® 导浆料引入了一个全新品牌

2019-06-03

2020年市场三大趋势

展望2020年,从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评估的全球市场三大趋势来看,市况持续好转,产业会在持续的动当中逐渐稳定成熟。

2020-01-03

2020全球新增装机或达150GW 上市公司纷纷加码项目

上市公司纷纷加码项目九洲气公告显示,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含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拟投入泰来九洲气100MW平价上网项目B项目、泰来九洲气100MW平价上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2020-03-24

新能源大:站上“C位”的还需突破瓶颈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中国行业协会理事长、阳源董事长曹仁贤,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通威集团董事主席刘汉元,中国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能董事长高纪凡等能源界大佬齐聚一堂

2023-06-12

成产业经济发展“新名片”

从制造端看,中国产业已经“领跑全球”,成为全球能源转型和保供的关键力量。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从硅料、硅锭/硅棒/硅片、片/组件、逆器到产品应用等全球最完整的全产业链。

2023-01-30

进入“大合作时代”

李振国表示,隆基股份构建了从硅片生产到组件制造、站开发的产业链布,近年来致力于战略布云南,打造绿色高效产业基地。

2020-10-22

助力“双碳”产业大有可为

受益于组件、逆器等设备价格的下降,今年上半年我国地面站建设初始全投资成本已降至每瓦4元以下,较2019年下降约13%。

2021-07-26

新装置或突破能效极限

最近,日本京都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新装置,可将热量转化为并利用,从而提高能源转换效率。目前的硅能源转换效率理论极限约为30%,而热的转换效率理论上可以超过35%。

2021-10-14

业者谈涨价潮:供需失衡所致 11月前后或回归正常

谈及近期领域的涨价潮,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近日在接受澎湃新闻等媒体采访时作出如上预测。

2020-08-20

探寻产业的新风口

但是中国作为全球的主力军,依然扛住了疫情的重压,一季度虽有影响,二季度强势恢复。产业链上下游,多晶硅、单晶硅、硅片、片、组件产量均保持同比增长。

2020-08-19

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印发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丁文康摄(人民视觉)近日,国家能源印发《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覆盖了站从规划、开工、建设、运行、改造升级、退役等各阶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

2023-01-10

行业或迎价危 如何破解

由于新能源“靠天吃饭”,而力市场价格随行就市,新能源在力市场中收益下行压力加大。近期,多地将中午大发时段的售价格调整为谷价格,对于站的收益形成了较大冲击。

2023-03-14

行业的偏见

而对于高耗能,我们必须考虑到产品的能量回收问题;2016年时,从原料硅砂到制成晶体硅系统的总能耗约为1.52KWh/W,而1W产品在中国照条件最差的地区也可发约1KWh,也就是说

2019-08-19

业内认为供应链或需重新布

2020-02-28 09:24:12 经济观察网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波及各行各业,行业也未能幸免,产业链制造端与应用端的化正在发生。

2020-03-02

潮汐遇上 中国首例潮互补型站在浙投运

中国首例潮互补型站 徐伟杰 摄30日记者获悉,随着线路冲击试验成功,中国首例潮互补型站——浙江台州温岭潮互补智能项目110千送出工程正式投运。

2022-01-04

多晶“青”深 链起

对于正处于蓬勃发展期的产业来说,多晶硅是发展不可或缺的材料。

2023-05-22

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除了户用家庭,不少企业也选择让闲置空间“废为宝”。国网泰顺县供公司总经理赵璞介绍,截至今年8月,全县共有593户申请安装,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超234%。

2022-09-28

中国企业沐浴在罗马阳

事实上,在意大利已经满足了5%的力需求和10%以上的高峰需求。意大利市场装机非常稳定,月均装机29兆瓦左右。

2019-04-09

人再次聚首上海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亚洲产业协会主席、中国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朱共山指出,产业即将面临上演“二次起跳”的机遇,全产业链必须戮力同心,从“单一竞争”走向“链群竞争”。

2020-08-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