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玻璃寡头垄断格局 | 耗时 27 ms

这两件事对中国海外布影响深远

2020-07-14 08:03:29 太阳能发电网   作者: 吴军杰  国际地缘政治的风起云涌,正在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制造基地布的最新挑战,或也将是未来数年的最大挑战

2020-07-14

发电,没有阳还能发电吗?

发电原理发电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电效应。

2021-10-14

2020全球新增装机或达150GW 上市公司纷纷加码项目

今年以来,晶澳科技、隆基股份、通威股份均公告将投资组件和电站,仅这三家公司公布的项目金额就合计达371亿元,可见上市公司对行业的前景极为看好。

2020-03-24

下半年我国市场或呈爆发式增长

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吴胜武表示, 2019年上半年,海外市场是中国制造保持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下半年随着补贴项目、平价项目相继落地,国内市场有望恢复,预计2019年,中国的制造业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2019-07-26

巴菲特看好业,已坐拥三座百兆瓦级电站

建成后将成为美国最大、全球第八大发电项目。正受到投资界大佬——“股神”沃伦·巴菲特的追捧。

2020-05-14

揭开华为的与储能家底

以这起焦点事件为背景,是时候透视下华为的/储能家底了。01 家底:12年研发,超过600件专利布,掌握产业“咽喉”华为吃下全球最大规模绿电(发电)储能项目,其实早有预兆。

2021-10-20

全球逆变器市场的中国军团

根据中国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太阳能级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均超过了全球产量的70%,拥有一批世界级的龙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具有全面的领先优势。

2020-05-12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非技术成本

2021年,我国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达到54.88GW。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主席刘汉元针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022-03-18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非技术成本

2021年,我国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达到54.88GW。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主席刘汉元针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减轻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2022-03-09

“危”中寻“机” 行业平稳应对“关键之年”

在王勃华看来,完善的全产业链配套基础,是中国产业独有的竞争优势,是中国产业规模不壮大、技术水平不提高、制造成本不下降的重要保障。

2020-08-05

硅料价上涨传导至产业链 谁引发了硅料大涨?

硅料价上涨,也传导到了整个产业链。产业链从上到下依次是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和电站。目前不同型号的单晶硅片较年初均涨价超过了50%;电池片价较年初上涨幅度在10%至20%之间。

2021-08-25

RCEP签署 铺就我国“出海之路”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分会秘书长张森接受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企业供给能力不加强,产品不优化,我国产业必将通过“走出去”的全球化布,带动全球电力能源走向清洁化。

2020-11-24

指南 CPIA发布2022年产业发展整体情况

(一)2022年全球产业发展概况制造端规模持续扩大。中国企业凭借着晶硅技术及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低成本先进产能持续释放。

2023-08-22

美国产业未来几年发展或将跌宕起

一方面,供应链限制不升级,使数吉瓦的项目面临推迟的风险;另一方面,包括多项清洁能源激励措施的“重建更好”法案如果获得通过,装机容量可能在未来五年内增加31%。

2021-12-20

一毛钱一度电:中国改变世界的力量

2020-09-28 08:48:05 新华网以、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以20余载的坚持不懈努力,用一点一滴向上生长的力量,拱开了传统能源势力的硬壳,最终走到了改写世界能源的零界点上

2020-09-28

2019年行业主要政策梳理与解读

2019-07-15 08:53:03 太阳能网   作者: 王威 金冲  2018年的“531新政”为行业带来新的挑战,步入2019年后,政策不出台,旨在进一步完善竞争性配置

2019-07-15

风电、退役潮来袭,最新报告预测回收市场规模与前景

2022年7月6日,北京——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今日发布了《可再生能源零废未来:风电、回收产业发展研究》(下称“报告”),分别对中国风电、行业的回收现状与市场规模、回收规模增长对社会的影响、全球创新实践等多维度进行解读并提出建议

2022-07-19

首座潮互补智能电站并网发电

5月30日,全国首座潮互补型智能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龙源浙江温岭潮互补型智能电站正式投运,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

2022-06-27

业再掀“产能过剩论” 大洗牌势成必然?

产业的过剩风险,在上游体现得更加明显。

2023-06-28

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市场展望

受强劲需求和成本上升推动,大多数部件、材料和项目的价依然居高不下。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2022年装机将再创纪录,尤其是在欧洲和中国,但饱受能源价飙升之苦的新市场也会如此。

2022-09-0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