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光伏制造端的价格逆势再涨,不断挑战行业想象力。如何理解这种几近猖狂的价格表现,本文尝试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加以解读。01制造端价格逆势“一涨再涨”光伏制造端掀起新一轮“涨价潮”。
连续进击的国企光伏之于庞大的能源产业,可谓细小分支,从21世纪初的艰难起步的到当下的享誉世界,民营企业毫无疑问担当了绝对主力。当然,包括国家电投、三峡新能源在内的电力央企对于光伏领域的布局早已展开。
行业人士都了解,531新政发布之后,光伏市场需求迅速降温,随着组件、逆变器等价格出现短暂回落,光伏系统成本的降低伴随的则是项目中标价的走低,而上述两个扶贫项目在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竟然开出如此高的中标价格
2020-04-03 09:17:29 能源杂志 作者: 李帅 3月31日,国家发改委印发了《关于2020年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简称《通知》),公布了集中式光伏
在“十三五”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光伏发电年均装机规模将有大幅度的提升,装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二是高比例发展。光伏发电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持续提升;三是市场化发展。
根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过去一年,跨界入局光伏制造领域的企业近20余家,这些入局者来自不同的行业,家电、建筑玻璃、皮革等,入局的光伏产业链环节也各不相同,组件、电池、硅片、玻璃。
2020-09-03 10:15:41 CCCME作为光伏行业重要的海外市场之一,欧洲全境经历了新冠疫情的突发、扩散、高峰期以及后期解禁的二次爆发。
近日,国际光伏联盟助理总干事Philippe Malbranche在行业会议上指出,在光伏项目招标电价不断突破最低值的情况下,光伏制氢成本已经有望低至2美元/千克以下,竞争力大幅提升,甚至已经能够与化石燃料制氢的成本相媲美
光伏概念开始出现分化,上游晶硅产业产能过剩,开始降价。中下游光伏组件、光伏设备、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却在加速扩张产能。光伏产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硅料产能陆续释放,都在等待硅料价格回落。似乎硅料价格回落,就可以解决光伏行业的内卷之忧,尤其是被抑制的终端装机,但复杂、动态、非线性的光伏产业生态,岂会如此单纯地博弈?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