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玻璃价格“疯”涨 | 耗时 24 ms

组件近期非正常下跌 春节后会企稳

最近组件的下跌非常凶猛,仅一个月内号称降了0.4元/w,二线组件到了1.6元/w。很多预测2023年的组件甚至要到1.2-1.3元/w的水平。

2023-02-01

当前的 不缺大企业缺大师

这让老红想到了产业的一个缺憾——来到不是拼资本而是拼思想时代的产业,不缺大企业,但是缺社会认同的企业大师。

2020-03-09

动力电池“博弈”

高工锂电注意到,近期动力电池企业涵频发,由上游原材料紧缺引发的潮开始向下游传导。据悉,本轮电池已开始在二三线动力电池企业蔓延,一线动力电池企业暂未有异动。

2021-03-01

电动车身,“年销500万辆”成泡影?

一周内连3万元,特斯拉“等等党”哭了。3月10日,Model 3/Y双电机版集体上调1万元。5天后,上述车型再次上调1.8-2.0万元。2天后,Model Y单电机版上调1.5万元。

2022-04-11

、缺货、站队——2020年有关大尺寸的那些事

2020-12-07 10:59:06 世纪新能源网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当然对于产业来说同样特殊——、缺货、站队等,成为今年市场的主基调。

2020-12-07

焦点 | 亚玛顿与中国石化携手,加码布局产业

2020-08-21 12:17:15 亚玛顿   作者: 亚玛顿  超薄超白行业高端材料,为行业及电显示产业链毛利率最高的产品之一近日,亚玛顿集团全资子公司凤阳硅谷智能有限公司

2020-08-24

新能源车“卖了”?燃油车遭遇退单?上海限行新政引发一波车市震动

“这几天新能源车卖了,往常特斯拉最多时一天也就卖十辆左右,今天上午就卖出了80多辆。”

2020-10-30

SEMI 统一全球组件技术标准

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中国标准技术委员会2021年度秋季会议11月17日在上海召开。修订和新研制的三项组件国际标准经讨论通过提交全球投票。

2021-11-22

“难熬”的三季度与即将启动的9月份:供应链还有多少反弹空间?

2019-08-23 11:09:39 们   作者: 饶丽霞  经历8月21日股普行情之后,市场被“需求旺季”的消息搅动起来,PV InfoLink消息称本来供应较为紧张的受需求侧异动开始出现上意象

2019-08-23

企业海外战“疫” 成本控制成关键

2020-04-08 09:26:01 第一财经[海外市场需求占全球市场需求的约四分之三,对于部分一线企业而言,海外市场整体占据公司出货量60%以上的份额。]

2020-04-08

2020公募基金重仓企业排行榜

2020年概念股走出超级行情,多家相关企业的股幅甚至达到500%左右。行业大热,公募也积极布局赛道。受访公募认为,供给端和需求端合理推动板块走强。

2021-07-16

“没钱”也要投42亿项目,这上市企业再收关注函

6月20日,金刚收到创业板公司管理部关注函。关注函要求金刚对近期宣布的项目资金问题、是否会对已有业务产生重大影响、是否存在利用信息披露配合二级市场股炒作情形等问题作出详细说明。

2022-07-06

磷酸铁锂全年上60%

2022年,下游需求保持高景气,上游原材料持续上成为锂电行业的主旋律。以碳酸锂为代表的原材料成本上,带动一众材料居高不下,比如磷酸铁锂。2022年,国内磷酸铁锂保持上态势。

2023-01-30

全球产业供给与需求影响分析

集邦咨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网EnergyTrend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于农历春节前,对于产线开停弹性较差的产品,未来可能造成供给多过需求的局面,同时电池片环节复产进度,将成为影响产业供应链的重点

2020-02-26

企业三季报背后:龙头数据亮眼 行业分化加剧

从多晶硅料、硅片、电池片,到、EVA胶膜等辅材,今年国内行业经历了产业链潮。

2020-11-11

新能源大有可为

两条新闻都能够分析出国家越来越重视等新能源的建设和发展。国家为啥要大力发展等新能源?为啥要大力发展储能?

2021-07-26

多晶硅四连跌!新增规划产能超200万吨

多晶硅的投产周期长达18个月左右,与下游产能错配而导致的供需紧张也直接诱发了近两年举世瞩目的潮。

2021-12-31

多晶硅概念股存在上动能

在多晶硅持续上情况下,A股相关概念股存在上动力。

2020-08-21

如何看待这一轮板块的重挫?

我们要知道目前的盈利水平下的PE是在高硅料及高海运之下的产物,盈利弹性和需求则被大幅低估,应该说,如果按照周期理论,这里应该是盈利的周期底部。

2022-02-28

百亿资本涌入,巨头纷纷进军

2021-03-26 08:04:58 界在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指引下,全产业链迎来新的机遇期。

2021-03-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