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无补贴项目市场积 | 耗时 46 ms

宁德时代320亿投入材料 废旧电池回收成重头戏

今日午间,宁德时代公告,公司拟由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及其控股子公司在湖北省宜昌姚家港化工园田家河片区投资建设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投资总金额不超过人民币320亿元。

2021-10-18

28个氢能产业落户张家口

全力构建氢能全产业链,截至前,28个氢能产业已先后落地,涉及氢能制备、储运、氢燃料电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一条集生产、制造、研发、储运、应用、消费于一体的氢能产业链正在形成。

2019-10-12

动力电池:繁盛背后暗藏四大隐忧

占有率达到22.1%。

2022-09-02

新能源汽车遇转型风口 上汽朱军:追求技术竞争力是首要

2019-12-05 08:00:11 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黄辛旭 段思瑶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步退坡,新能源汽车将真正迎来化竞争,大众等合资车企正加快电动化布局

2019-12-05

关于进一步促进充分就业增强活力若干措施的通知

,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实施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制定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专政策,激发各类主体活力,促进主体数量、质量、规模明显提升。

欧美大部分风电或因疫情推迟至2021年完工

疫情对繁荣的欧洲和美国影响最大,延期给本就紧张的风电建设带来更大压力。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大部分风电将推迟到2021年完工,届时,全球风电年度新增吊装容量将首次超过70GW。

2020-04-17

石油巨头中国石化的新标:做中国第一大氢能公司

近日,大连政府发布消息,建成国内首个“氢电油气合建站”并投入试运行,这也是该省建成落地的第一个氢能产业。此前,中国石化邀请四家新能源龙头企业线上会谈,商讨合作时,重点提及氢能源。

2021-01-21

关于组织申报2022年自治区统筹支持工业振兴资金 (重大产业、“千企技改”工程、民营工业企业竣工投产奖励)的通知

支持符合“双百双新”产业条件的重大优质,对符合“双百双新”产业新增贷款在2年建设期内给予贷款报价利率(LPR)全额息支持,由自治区本级财政和所在县财政按5:5的比例承担;或结合投资总量

2021-12-16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新形势

据了解,这是因为特斯拉在美国的销售业绩不好看,连带美国新能源车销售出现近年来首个负增长。数据显示,特斯拉前在售的三款车型均出现了下滑。

2019-08-13

做一颗闪闪发的螺丝钉——访广西柳州特种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王涛

心意已决,王涛开始稳扎稳打实施心中蓝图:一边紧锣密鼓引进先进技术,一边马不停蹄赶往现了解设备使用工况,同时与设计院进行深入交流,优化方案。

国网重庆电力今年新增电能替代486个 减少污染物排放56.9万吨

游绍斌 摄10日,记者从国网重庆电力公司获悉,今年以来,国网重庆电力公司极拓展电能替代,新增电能替代486个,大力推广页岩气电开采、火锅全产业链等电能替代,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替代能量24.14

2020-11-11

陕鼓签约全球首个氢能源还原制铁

2021-03-22 10:21:06 陕鼓、北极星氢能网3月18日,陕鼓成功签约河钢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工程示范,这是全球首座使用富氢气体直接还原示范工程,标志着陕鼓践行“碳达峰

2021-03-22

生态环境部:加快推进碳排放权等化交易

生态环境部综合司司长孙守亮23日在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以更大的力度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体系和机制建设,做到政策手段和手段双管齐下,通过创新制度、优化方法、加大储备,切实把激发活力这篇大文章做实做优

2022-02-28

锂电池环保“短板”待

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带动下,锂电池材料及系统技术迅速升级;另一方面,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的快速下降也为锂电池在储能的大规模商用提供可能。”

2019-06-21

中国人寿90亿领投青海黄河水电混改

:57 证券时报   作者: 刘敬元  12月16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旗下核心清洁能源投资平台——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青海黄河水电)混改暨引进战略投资者正式落槌

2019-12-18

2022年度柳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资金已下达 全529家企业累计获 5970.0217万元奖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4月9日,记者从科技局获悉,2022年度柳州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资金刚下达。全529家企业获得拨付的奖金额共计5970.0217万元。

动力电池梯次利用要来了 能否激活数百亿

储能电站再降低以后,我们可以做应急电站来使用,最终把电池的能力吃用尽。”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供需两端潜力大据了解,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高达62.2GWh,同比增长了9.3%。

2020-10-12

全球碳迎来“开门红”

中国碳全面开启1月1日,中国碳第一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首个履约周期到2021年12月31日截止,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

2021-01-11

“五菱”参与制定的国家标准发布 预计今年9月1日起施行 五菱工业公司已参与制定、发布了近20国家、行业标准

非公路用旅游观车辆在我国属于特种设备类车产品,安全要求等级较高,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制动性能对于观车辆是非常重要的安全性能之一,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安全使用。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