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遏制倒逼中国光伏产业升级进步在“双反”调查之前,中国光伏企业一直面临“两头在外”的不利局面,一方面,核心的多晶硅原材生产又国外公司掌握(多晶硅原料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关键),另一方面,光伏产品的销售市场一直在海外
1、浙江温州,光储补贴0.9元/千瓦时10月25日,浙江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温州市制造业千企节能改造行动方案(2021-2023》,推动光伏项目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央国企“跨界”光伏制造业自央国企成为光伏项目开发主力军以来,央国企提供资金,民营企业提供产品、设备及服务成为光伏行业新格局,而近两年央国企的动作透露着在光伏领域“图谋”更远。
2019-04-08 10:23:14 能源杂志近日,众多光伏人及企业聚集在合肥和西安两个不同的城市,同一时间内讨论着同一个目前光伏业界最为关注的话题——平价。
多重因素共同作用,进而造成光伏玻璃供需失衡,价格大幅上涨的局面。彼时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双玻市占率为30%,同比增长10%。行业预测,随着双玻组件渗透率的提升,至2022年,其市占率将超60%。
过去一年,硅料环节搅乱了整个光伏产业链的节奏。在上游和下游产业格局相对明朗的背景下,中游电池片环节的技术仍在不断迭代,新技术和新势力涌现,竞争充满活力,电池技术走向也决定了光伏行业未来的广度和深度。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信义光能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李友情深有感触,“这么多年过来,光伏玻璃价格一直很稳定。”凡事过犹不及,光伏玻璃价格过于冒进,无异于竭泽而渔。
近日,北京市财政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制定推进北京市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的系列支持政策。
2021-02-01 10:23:45 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了《国家能源局2021年一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发布了冬季能源保供情况、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
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理论,在瞬息万变的光伏行业尤显残酷,昔日叱咤风云的局内人,一朝不慎,就有可能变成他日的场外看客。曾经的彭小峰、李河君、杨怀进等如此,如今的荀建华、李仙寿等,同样没能逃脱这一厄运。
供需失衡致价格上涨供需失衡成为刺激此轮光伏产业链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针对此次光伏全产业链涨价,赛迪智库集成电路研究所光伏产业研究室主任江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一是市场需求的增长。
2020-02-12 09:04:10 SOLARZOOM光储亿家近年来,法国的新增装机量一直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增长速度也不及欧洲其他主要市场,法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相关人士称,想要在2023年达到政府制定的发展计划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以隆基股份为代表的光伏开始小调产品价格,这直接导致不少中小型光伏企业承受不了价格战,出现倒闭和退出市场的现象。
这家成立于1995年的老牌光伏企业于2009年成功在香港主板上市,将自身定位为“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及建筑承包商”,主要从事太阳能技术、建筑节能技术、生态农业及相关功能性新型材料研发制造等业务。
(详见:《EPC价格击穿3元/W!》)然而,许多EPC企业告诉笔者:在施工条件好的地区,如果不考虑升压站和外线,光伏电站厂区部分EPC价格完全可以控制在2.5元/W以内。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