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巨头再“牵手”隆 | 耗时 28 ms

产业仍是风口 外行破局没那么容易了!

尤其近几年,能源革命浪潮滚滚而来,可生能源行业异常火热,许多上市公司开始突破原生业务的局限,通过收并购或技术创新等段,跨界入局,似要揭起千层浪!

2020-02-27

行业“蛋糕”切割:上游降价腾出利润空间流向哪里?

之前,基绿能和TCL中环(41.770, 0.20, 0.48%)两大先后降低了硅片价格。“基绿能在硅料价格快速上涨和高位横盘阶段,以销定产采购上游硅料。”

2022-12-05

大佬基进军氢能的背后:全国绿氢项目34个 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2021-04-08 09:35:41 香橙会研究院   作者: 黄奕  2021年3月31日基股份通过全资子公司基绿能创投与上海朱雀投资合资成立西安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2021-07-09

基的“创新者两难”

SH,下称基股份或基)凭借新的硅片技术,次改写行业格局。

2021-07-19

这一次,要靠“娘家”了

当年,基绿能以溢价近三成的价格收购建筑维护龙森特股份27.2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轰动整个行业;随后,晶澳科技与东方雨虹、天合能与精工钢构分别达成战略合作。

2023-02-01

2021年上半年绿氢进展:跑步入场

自此,正跑步入场,加紧布局绿氢领域。

2021-07-12

国内产业现“拥硅为王”

硅料价格一涨涨 下游开工率引发担忧在最近几周时间里,硅料价格几乎一周上一个新的台阶,28万元/吨、29万元/吨,到上周五触及30万元/吨,这一价格水平创下了近10年新高,市场人士惊呼:“拥硅为王”的时代又回来了

2022-08-02

通威:左+天合,右+基!

2020-12-25 09:58:10 资讯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以来,中国正加速步入“大合作时代”。什么是“大合作时代”?

2020-12-25

规划产能26GW 总投资额超过150亿 基、润阳、协鑫、海泰等企业扩产不停

2019-11-08 10:07:00 們尽管国内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仍阻挡不了产业扩产的脚步。近日,据不完全统计,与相关的扩产项目规划总产能超过25GW,总投资额超100亿元。

2019-11-08

晶澳、晶科、基首度合体, 解密182组件的度电成本最优之道

2020-11-13 08:17:16 北极星太阳能网2020年5月,晶澳、晶科、基先后推出基于182mm尺寸的高功率组件,将组件功率带入500W+新时代。

2020-11-13

企业 产业链

基这样的一体化龙获利最大,爱旭这样的专业化电池厂商受伤最重2021年仅剩不到三分之一,行业的全产业链涨价潮仍无休止迹象。

2021-09-13

进军贷,想赚钱,还想搅局

近期,涉足贷的信息频上热搜。

2022-05-17

飙2000亿,上市公司总市值突破1.2万亿

2020-07-07 10:49:40 能见Eknower   作者: 饱饱  目前板块市值超过500亿的公司有5家,百亿市值的公司有30家。

2020-07-07

时评| 乘势“新基建”,发电迎新机

面对新的电力增长需求,发电清洁、可生的能源优势将能够降低城市能源消耗的“天花板”,助力城市实现绿色发展。

2020-07-29

“三桶油”赛道聚首,谁更有搞

作为能源板块的两大,新兴的行业与传统的的石油行业似乎是水火不容的一对。而实际上,伴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应对气候变化逐渐成为全球共识。

2023-02-27

7家企业入选福布斯2021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 基、阳、中环等上榜

2021-06-22 10:26:21 北极星太阳能网日前,福布斯中国携易观分析发布了“2021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榜”TOP50。

2021-07-20

次打压中国产业,美国到底在恐惧什么?

早前,《纽约时报》报道,美国产业目前几乎完全依赖中国制造商提供的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组件,大多数太阳能电池板和零部件也都来自中国。甚至连产业上游的多晶硅生产,绝大多数也掌握在中国企业中。

2022-11-18

国企 筹谋并购一企业!

国开新能源官网信息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是由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组建,大金控、摩根士丹利、红杉资本、中日节能等联合参与投资的金融投资与实业管理平台。

2019-08-20

天合能:老牌借力资本迎爆发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入局产业的龙公司,天合能深耕行业二十多年,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14.82%。

2020-07-22

基进军硅料

16年铸就硅片组件双龙基成立于2000年,以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为主要业务。2006年开始规模化进入制造,并选择当时不被业内看好的单晶路线,专注单晶硅片生产。

2022-06-0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