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再上央视!煤电将 | 耗时 46 ms

全国多地争相入局 打造“产业之城”

饶经开区为打造产业集群,在政策支持制定出台了《饶经开区关于支持配套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措施》,从招大引强、场地提供、设备投资补贴、扩大生产、市场拓展、研发创新、企业市、应用项目等十个方面对引进产业配套项目给予支持鼓励

2021-07-16

价优惠取消!隆基股份蒸发200亿,多公司回应影响

中新经纬4月7日 6日,板块走弱,其中隆基股份跌超6%,市值蒸发超200亿元。消息面,隆基股份5日曾公告称,公司在云南省享有的优惠价政策和措施被取消。

2022-04-12

【前瞻】组件四季度价格该怎么看?

一、组件价格是“因”还是“果”?对于大多数商品而言,价格是供求关系的因变量和函数。对于在“标杆价”时代的组件而言,亦是如此。

2020-09-21

组件的“妖娆”之处

本公众号一直强调组件环节在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更是直言组件是一体化浪潮的“最终落脚点”,相关内容请戳文首#组件#合集。

2023-05-23

企业内外并重 抗疫情 稳经营 保交付

2018年受行业政策“531”新政持续发酵影响,生能源补贴政策未明确, 且补贴延期发放、等情况,导致公司站存在资产减值情况。

2020-02-27

曾经的之都 正在走向没落

此后几年,赛维极速扩张,并不断向产业下游拓展,致力打造“垂直一体化”的企业,短短几年内跃升为世界产能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商。

2020-08-12

IEEFA:印度关税具有适得其反和破坏性的作用

图1:报告对保障关税的分析结论报告指出,现行的贸易保障关税不仅没有减少进口,也未能显著提升池的印度制造竞争性。

2020-02-27

总投资约41.7亿元 柳州市工业废旧物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海签约 张壮出席签约仪式

日报海专(特派全媒体记者黎翔、王颋)11月4日,柳州市工业废旧物资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签约仪式在气临港重型机械设备制造基地举行,市委书记张壮、海之恒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岭出席签约仪式。

外媒精准传播助力企业“走出去”

CHINA MEDIA TOUR,了解一下为中国企业与海外媒体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2019-08-29

晶科能源:+氢,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两大路径

“在未来城市里,动车和是相辅相成的生态有机体,高密度的分布式屋顶,为动车提供力,反过来,动车池为可以作为的一个储能终端,可以储能、用能、放能。

2021-07-19

马来西亚新版NEM规划下的前期投资需求巨大

马来西亚实施新版NEM(Net Energy Metering)计划,确保售价和向TNB购买价一致,从而推动太阳能更广泛的应用。新版NEM计划已经收到良好的市场反馈。

2019-07-09

行业“蛋糕”切割:游降价腾出利润空间流向哪里?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资本过度炒作,大量跨界玩家进入硅片领域,从全产业链来看,硅片产能相对池、组件等更为充足。

2022-12-05

容配比正式松绑,全面平价后还缺什么?

提高容配比显著提高交流侧设备的满载时间以及设备利用率,进而降低度成本,这对于即到来的站全面平价无疑是意义重大的一个举措。但同时,在高容配比之下,全面平价后的站仍面临众多挑战。

2020-11-12

我国市场强势复苏 4-6月新增装机规模均超过1吉瓦

中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说。7月22日,由中国行业协会主办的行业2020年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如约而至。和往年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会议改为在线举行。

2020-07-31

2020年新政很快公布

2019-12-02 10:18:18 彭博中国在明年年初宣布其2020年太阳能政策,此前一版政策的姗姗来迟严重拖累了这个全球最大太阳能市场的成长。

2019-12-02

无补贴项目市场积极度不高

市场积极度不高自《关于积极推进风无补贴平价网有关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之后,无补贴项目成为了行业的热词。

2019-04-09

隆基与通威相互入股 或助力成本持续下降

同日,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SNEC展表示,行业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平价网时代开启,企业的产业链合作愈加紧密和纵深。

2019-06-05

逆变器的崛起:技术争锋二十年

大小机之间的割据之战仍未停歇,在新型力系统的全新诉求下,逆变器的技术演变又走向何方呢?小机逆袭熟悉行业的人士不难猜测,文章开头的数字正是组串式逆变器的节节战果。

2022-05-26

组件企业扩产投资总额达1074.33亿

另一方面,我国并网容量虽然每年增长,但是依旧赶不累计装机量的增长。

2020-10-26

2020年华为园区站全年发量达1260万度

通过数字技术与可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融合与应用,提高新能源发占比,优化能源供需模式,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最终使整个能源系统和社会受益,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2021-07-26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