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谈论玻璃时,按照惯性思维,常常觉得浮法玻璃下游是周期性较强的建筑行业,而光伏玻璃下游是高速成长的光伏行业,各大光伏玻璃企业都在如火如荼的扩产建设中,从而将浮法玻璃定义为过剩产业,将光伏玻璃视作新兴产业
专家认为,随着全球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疫情对全球各地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光伏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或将持续更长时间,给今年全球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增加更多不确定性。
为了兑现《巴黎协议》中的承诺,全球范围内光伏装机量也将开启大幅增长模式,根据中国光伏业协会预计,截止2025年,乐观估计下,全球范围内累计光伏装机量或将达到约375吉瓦,在相对保守的估计下也将达到约284
在前一日的触底反弹后,4月28日,光伏板块继续走强,Wind光伏指数上涨1.36%,其中光伏硅片“双雄”隆基股份涨5.35%,中环股份涨2.61%。
2020-04-20 09:51:53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 作者: 大安 2020年一季度,光伏企业迎来了一波人事大调整,协鑫集团董事长朱钰峰变更为王东,兆新股份、润达光伏多名高管辞职
光伏中小企业不管是在制造业领域,还是在经销商领域,都在被竞价和平价模式抛弃,他们没有金融支持,得不到政策支持,更没有政府资源,在比拼企业实力的各环节,中小企业全部落败。
上游制造企业继续开心根据CPIA预测,2023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达95GW~120GW,迈入百GW时代,全球光伏新增量将达280GW~330GW,相当于12~15个三峡电站的装机容量。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今年以来,光伏行业频现大单、长单,但基本上是锁定上游硅料产能,而此次两份合同涉及的产品均为光伏辅料——光伏玻璃。未来,光伏玻璃会和硅料一样出现稀缺现象吗?
][ 实际上,留给二三线企业的市场空间,已所剩不多。 ]与春风得意的龙头企业相比,二三线光伏企业的日子,则变得日渐艰难,龙头对产品价格的下调,更加挤占了它们的生存空间。
信义与福莱特作为光伏玻璃龙头,同时也是最先进入该行业的企业,在产品品质与认证、区位布局、规模效应、成本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已取得显著优势并筑起较高的行业进入门槛。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亿千瓦,连续7年稳居全球首位。然而,在巨大成绩的背后,是盲目扩张和产能过剩。大量光伏项目一拥而上。
但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不少业内人士对光伏回收情况进行预测时,会把组件回收的高峰期提前10年,并非按通常规律在2035年出现, 而是2025开始就可能会进入密集期,2030年左右将迎来处理高峰。
日前,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0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光伏行业的半年度“成绩单”随之揭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
新冠疫情和俄乌战争让众多光伏企业看到了物流供应链的重要性,纯粹追求成本最低化不再是企业对于供应链的单一要求,供应链的安全与韧性成为企业更加注重的方面。
今年的竞价机制经过优化,成功解决了导致去年全国性竞价遗憾留余的三个关键问题:开发商今年的准备时间很充分,是去年的三倍;电网企业明确了光伏消纳能力;三个省区在正式竞价前设置了竞争激烈的光伏招标资格预审。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