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产业开始品牌竞争 | 耗时 40 ms

今年补贴预算15亿,同比减半

今年风电、该如何实行补贴政策?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20年风电、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给出了答案。

2020-03-11

多晶硅每吨跌破8万元 何时触底反弹?

受资本追捧,近千家企纷纷涌进市场,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场面。但在去年“531新政”的影响下,进入加速洗期,不少企倒闭关门,不过,这也意味着平价上网时代的到来。

2019-04-09

“三桶油”赛道再聚首,谁更有搞头?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油气企涉足新能源行,除了建设充电桩、投资新能源汽车外,更加贴合主营务“油田”、“加油站”,正成为包括“三桶油”在内,中外石油巨头们相追逐的新热点。

2023-02-27

紫外线作“关” 新型变色智能窗自动调节采

“但最常见的电致变色智能窗技术,需要外接电源电路,会造成难安装、易损坏、难更换等问题;而致或热致变色技术,又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自由关变色。但变色技术则将自驱动和可控制两大功能集于一身。”

2021-07-22

高密度组件暗战大尺寸技术

一些企力推高密度组件技术,而另一些企则在大尺寸化方面寻求突破。降本压力之下,制造端再升级。为了达到更高的功率,实现最大化发电量,多数选择了相同的路径——大尺寸化。

2020-05-11

阿特斯储能新务!

2021-01-14 09:01:52 阿特斯阳电力集团阿特斯阳电力集团(以下简称“公司”、“阿特斯”)2021年1月13日发布新闻,宣布集团旗下全资能源务子公司—领先的公共事规模太阳能和储能项目发商

2021-01-14

玻璃暴跌30% 原因有几重?

进入2021年之后,随着装机高峰的结束,玻璃价格缓慢小幅下调。

2021-07-16

发电的隐性成本怎么降?

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大增,意味着发电成本显著下降,力明显提升。电站的最大隐性成本是什么?发电波动性大,阴雨天发电效率大幅降低,晚上则几乎不能发电。

2020-08-21

五大汽车龙头企齐聚

近年来布局领域的汽车企日渐增多,吉利汽车、特斯拉、通用汽车、比亚迪等汽车龙头企均纷纷跨界布局

2021-04-06

!印度预增20GW

2020-10-13 08:05:48 索比网印度电力部长RKSingh在IndiaPVEdge2020线上活动表示,能源部已收到意向书,有意在印度增加20GW的组件及电池能。

2020-10-14

​专访天合能印荣方:2019年海外市场将超80吉瓦

2019-04-12 10:17:50 华夏能源网“这个行让你痛并快乐着,经常是在天堂和地狱之间来回行走。”对于,有家知名企高管曾如此感慨道。

2019-04-12

下半年需求有望快速增长

2019-07-16 09:44:14 经济导报   作者: 张鹏  瑞银证券发布中国报告称,国家能源局近日公布对2019年新增装机的预期,计划建设规模50GW

2019-07-16

平价大门!提升风电、集中度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发建设成本持续降低。2017年投的风电、电站平均建设成本比2012年降低了20%和45%。

2019-04-29

隆基、协鑫、阳纷纷入局,行规模超10万亿 巨头的另一个战场

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链年值约12万亿元。在格局基本确定后,巨头们正在试图辟自己的“第二战场”。

2021-08-05

盘点1—3月能扩充计划

2020-03-18 09:53:38 中国粉体网晶澳科技1月1日公告,公司与义乌信息电高新技术园区管委会签订项目投资框架协议,就公司建设5GW电池和10GW组件生基地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2020-03-19

什么时候也能出院士?

民营企也能出院士!这真是一件打破人们固有思维的事情。在为国家科技评选体制进步欢呼的同时,老红的脑中蹦出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时候也能出院士?

2020-06-22

又一龙头进军氢能

图片:链其中,经过数十年发展,尤其是最近十年来,我国链上下游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实现降本增效,让发电成本下降了近90%。

2021-07-12

齐心协力重振柳州工雄风

柳钢集团董事长李斌表示,集团将继续以“四个百万吨”升级工程为抓手,推动“4+X”高端集群加速形成,企核心力不断提高。

国内市场下半年或现爆发式增长

近日由中国协会主办的2019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勃华表示,上半年我国新增装机不足12吉瓦,降幅超50%;下半年市场有望出现爆发式增长,并带来链部分环节供应趋紧

2019-09-09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减轻税费负担,降低非技术成本

2月15日,工信部发文表示,2021年全国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智能创新升级,行运行整体向好

2022-03-18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