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光伏产业如何摆脱补贴 | 耗时 41 ms

我市安排7000万元作为经费预算给服务“发奖”

市财政安排7000万元作为经费预算,开展服务专项帮扶行动,并对符合奖励条件的批发、零售、营利性服务,大型商综合体及商场、柳州螺蛳粉等行,给予现金奖励

车展新能源车爆火,锂电绩却崩了?

不过,“冰火两重天”的是,整车企在上海车展的镁灯下爆火,它们背后的锂电链却跌进了冰冷的深渊。上游的电池级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距离高点已经不止“腰斩”,中游环节的六氟磷酸锂等材料价格也被带崩。

2023-05-22

燃料电池热电联“破冰”

此外,国内也有企在天然气重整制氢型的热电联方面取得了突破。

2021-08-12

一年超33亿吨工固废去往处?专家:综合利用是根本解决措施

自2003年建设以来,煤炭、煤电、煤化工三大主导不断壮大,随“煤”而兴的还有量大、增速快的工固废。

2020-06-29

辽宁:做好“土特”文章,建设食品工大省

辽宁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将坚持农农村优先发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  提升农综合生能力。落实国家千亿斤粮食能提升行动,粮食播种面积不低于5303万亩,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2023-01-17

加速绿色低碳技术

专家们达成共识,要探索能源革命与绿色转型升级的技术路径,促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行等各类创新主体开展多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打通创新链和链,齐心协力加速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化。  

2023-05-31

兑现服务抗疫稳增长奖励 优化精简申报流程 单项最高奖100万元

柳州安排了7000万元财政经费预算,开展服务专项帮扶行动,对表现优秀的企给予奖励。11月4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奖励开始兑现了,正式通知符合条件的服务准备申报资料。

“很看好柳州这片工沃土和营商环境”— —中车乘用车电驱基地落地柳州小记

3月17日,记者走进柳东新区中德工园的中车乘用车电驱基地,一派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敞亮的标准厂房的办公区正在加紧装修,而生车间已经开始进行调试和试生

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支持人力资源服务行发展落实促就工作措施的通知

对成功介绍就并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按规定给予600-1000元/人的就服务助。

2020-09-23

柳钢集团多元“成绩单”出炉 连续9个月实现盈利

2023年以来,柳钢集团多元围绕“保服务、拓市场、创效益、增营收、提值”,聚焦服务钢铁主布局的物流与贸易、能源与化工、环保与资源综合利用等,通过整合优化资源、技术升级创新,完善优化管理,不断推动钢铁与多元融合发展

20亿元投建氢能园 邯郸市大手笔布局底气在?

中船重工氢能装备制造项目、新兴能源储氢装备化项目签约,成为氢能园首批开工建设项目。

2019-08-15

追“芯”刻不容缓——上汽通用五菱在控制器自主国化道路上跨出关键一步

吕俊成说,合作院校的国芯片方案还处于科技成果阶段,距离量仍有很大的差距。让芯片从实验室走向工厂,实现化,吕俊成的团队是关键所在。几天后,团队便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质量基础设施铺设龙城新路——工柳州探索NQI服务发展的“高质量模式”下篇:服务高地

柳州探索NQI服务发展的“高质量模式”特征是:围绕超前规划质量基础设施,持续提高质量技术能力建设,有效支撑地方和企发展,解决质量提升面临的瓶颈,铺设了一条质量基础设施促进多领域高质量发展成果全面开花的龙城新路

今年广西第一批科技创新券发放 柳州61家企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你创新,我。近日,经过专家评审、自治区科技厅和自治区财政厅复核等流程,今年广西第一批科技创新券已发放2000万元,全区221家企助。

2023世界工互联网大会5G+工互联网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5G工厂10强强势发布

论坛由世界工互联网大会组委会和中国通信工协会指导,中国通信工协会两化融合委员会、青岛市信息化促进会、工信部智能制造领军人才共同体联合承办。

2023-09-20

吴炜率队到河南省考察招商诚邀企来柳投资发展 携手推进柳州传统转型升级

当前柳州加快汽车转型升级,发展壮大零部件企,不断完善链。宇通客车到柳布局南方生基地,不仅可实现就近配套,还可就近辐射南方市场及东南亚市场。

老牌化工企上演“惊艳蝶变” ——广西柳化氯碱有限公司向绿色新材料转型见闻

上述企及项目均属广西柳州化工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化),这是一家在柳州工史上留下浓重笔墨的化工企。为柳化能顺利推动项目落地投

强大的韧性 旺盛的后劲——关注我市汽车一季度动态

新趋势:新能源汽车保持快速增长芯片短缺对汽车的影响逐步缓解,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在快速提升,汽车的数据在一季度呈现出稳中向好的曲线。

吃进有机废弃物 出天然气:生物天然气 生长正发力

中国发展促进会生物质能分会秘书长张大勇说,当前绝大多数项目依靠单一生物天然气难以实现盈利,有机肥能成为项目收益的重要充,“拿年660万立方米的生物天然气项目来说,年有机肥约2万吨。

2020-01-14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