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的兴起,大体是在2001年,在国家“光明工程计划”带动下,我国的光伏装机量第一次迅速增加;而2004年从德国开始的欧洲补贴政策,则让国内光伏企业得到了跃升式发展,很多企业不但在随后几年完成了大规模产能提升
随着国内厂商的技术引进和研发,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转变,截止2019年,中国已经成为光伏玻璃的最大出口国,产量占比达到全球90%以上。
中国首例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 徐伟杰 摄30日记者获悉,随着线路冲击试验成功,中国首例潮光互补型光伏电站——浙江台州温岭潮光互补智能光伏发电项目110千伏送出工程正式投运。
中国光伏制造商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除国内需求萎缩外,还面临这美国、印度等世界级太阳能市场的进口关税制裁。惠誉称,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可能是贸易战中的“最大输家”,尽管其长期增长性并未受到威胁。
曾经一度光鲜的火电厂辉煌不再,一些规模较小的电厂甚至成了企业的包袱,于是,近两年媒体报端不时传来火电厂破产重组的消息。与火电行业的萧条相对应的是,以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电正加速崛起。
不过,由于当前国外疫情迅速蔓延,海外光伏市场也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对于出口占比较高的光伏产业,2020年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盲目的乐观,一味地加码产能,将对行业健康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上,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意识到了行业正进入新的拐点,并试图避免因产能过剩可能引发的惨烈竞争。无论是在光伏领袖们的公开演讲、小范围交流,或是媒体的追问中,内卷、过剩都是高频词。
2020-08-13 10:04:27 中国电力新闻网1~7月,黑龙江省新能源装机容量902万千瓦,同比增长9.6%,新能源发电量99.2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15.6%,其中风电发电量为73.2
日前,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0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在线上召开,中国光伏行业的半年度“成绩单”随之揭晓——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荣瑶)5月10日,是第八个中国品牌日。本次中国品牌日活动在上海举行,以“中国品牌,世界共享;国货潮牌,品筑未来”为主题。广西遴选了39家企业参加活动。
从北美开始据称这是首个力图评估制冷行业与光伏行业之间协同效应的研究,预计到本世纪末,制冷需求可能会从去年的400 TWh增长到近14,000 TWh。
2019-07-04 14:22:14 SOLARZOOM光伏亿家据最新贸易数据,印度2019年第一季度的太阳能电池及组件进口额约6.5美元,相比2018年第一季度的11亿美元减少了40%。
据悉,至2020年11月底,光伏需求市场主流的3.2毫米光伏玻璃价格已上涨至45元/平方米左右。受益于2020年下半年以来光伏玻璃阶段性供不应求,光伏玻璃上市企业业绩飘红。
2020-01-02 10:57:4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光伏行业快速崛起,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能光伏市场。
2019-05-23 08:47:55 界面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美国大门已经关闭,一季度组件出口量只有0.01GW。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市场,已由美国、印度等传统市场向新兴市场转移。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