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链从硅料到光伏发电系统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个阶段,其中上游包括从硅料到硅片的长晶、截断、切片等过程;中游包括将硅片加工成组件的制绒、扩散、PECVD、焊接等步骤;下游主要指各种光伏发电系统。
光伏行业正站在一个全新的时代交迭点上,产业链价格博弈激烈、新技术路线迭代、产能过剩、跨界企业白热化竞争的当下,都给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带来了新的挑战,新一轮光伏“淘汰赛”已然打响。
2020-08-24 10:34:11 河北日报 作者: 刘雅静 近日,随着张北县“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光伏组件的安装完成,张家口市光伏装机容量累计突破500万千瓦
涨价传导至组件环节作为产业链的下游,同时受到低成本库存等因素影响,在本轮光伏产业链涨价过程中,组件环节并不像硅料或是硅片一样,立刻掀起涨价潮。
2021-03-11 12:11:58 中国能源网 作者: 冉泽 碳中和目标提出之后,光伏行业受到很大鼓舞,发电企业也纷纷提高光伏装机发展规模,光伏行业的风头一时无两
身为隆基乐叶全球营销总监,一年多来,他带领团队冲到了国内企业出口额同比增幅第一的位置上,高达301.8%,由此可见隆基开拓海外市场的力度和决心之大。而这也仅是中国光伏产业出海热潮的一个缩影。
那到底什么是光伏制氢呢?光伏制氢为光伏发电创造了一个新的应用场景和广阔的市场需求。目前全球氢气需求量约6千万吨/年,如果全部由光伏发电来生产,需要超过1500GW的光伏。
目前,中国在光伏产业链中优势明显,2022年多晶硅产量占全球比例达86%,硅片占比高达98%,电池片占比高达91%,组件占比达84%,不但有利于保障我国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也为全球光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供应
以2018年“531政策”为契机,中国光伏产业正式步入“自我优化”阶段,也拉开了光伏平价甚至低价征程的序幕。数据忠实记录了“531政策”后,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国内新增装机量骤降的迷茫。
高速增长背后,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过剩危机。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以及打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逐鹿储能赛道,以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新能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并拉动业绩持续增长。
如果从产业角度看,我国光伏行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双循环”范例。2008年,光伏行业还是“两头在外”——上游原料对外依存度高,下游应用依赖国际市场,整个行业基本处在“国际大循环”状态中。
近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向观众开放。本届SNEC吸引了逾50万人注册,共有3100多家企业出席。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主办单位电话:0772-2827563
管理运维:柳州市北城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