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增长背后,光伏产业正面临着过剩危机。出于业务拓展的需要,以及打通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考量,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开始逐鹿储能赛道,以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新能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并拉动业绩持续增长。
从我国整个光伏产业的竞争格局来看,由于自2011年以来,美国和欧盟发起光伏“反倾销反补贴”等系列贸易战略,光伏产品价格大幅下跌,我国在美国上市的光伏企业很多都开始全面亏损。
另外,更大的生产规模和更高的产业集中度,是制造业构筑竞争门槛最通常采取的有效手段,所以光伏企业试图通过产能扩张乃至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来提升竞争力的做法也没什么不对,可为何结果却总是难以跳出“努力扩张,然后破产
近日,第十六届(2023)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会(SNEC)向观众开放。本届SNEC吸引了逾50万人注册,共有3100多家企业出席。
多晶硅价格的上涨,导致产业链供应链价格全面上涨,至目前,硅片、电池、组件价格较年初已分别上涨29.3%、21.3%、5.3%。供应链价格的上涨短期内给光伏行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
2021-06-16 07:55:19 索比光伏网近日,索比光伏网获悉,某多晶硅龙头企业上周进行的硅料招标无人应标,标志硅料价格或达拐点。
天合、通威、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东方日升等光伏龙头企业以及福莱特玻璃、信义光伏、三一硅能等产业链相关企业,共计15家企业参与此次研讨会。
“订单来了,但厂房土地和住房都抵押了,流动资金还没有着落”、“设备需要更新升级,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电费太贵,有没有节能降本方案”、“设备生产好了,下游企业没钱买”……本期“行长说融资”活动,我们邀请到了永赢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南宁业务部总经理陈立孟为各位企业家朋友带来缓解以上难题的有效措施
光伏概念开始出现分化,上游晶硅产业产能过剩,开始降价。中下游光伏组件、光伏设备、以及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却在加速扩张产能。光伏产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
作为国内较早一批入局光伏产业的龙头公司,天合光能深耕光伏行业二十多年,2019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3.22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41亿元,同比增长14.82%。
实际上,光伏行业真正的“系统集成”应该是光伏电站开发的EPC环节,而不是组件环节,组件仍然是制造端一个很有技术含量的创新高地,推动了上游的技术进步,也正在跟上下游不断技术融合。
硅料价格越贵,光伏产业链通过薄片化降本所实现的收益就越大。硅料价格虽然从去年12月开始从高位270元/kg下跌,但从1月开始又从230元/kg向上缓缓回升。
光伏“531”新政发布后,众多光伏企业跃跃欲试,试图打开国际市场,但成功的不多。而锦浪海外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提升,由2017年的33.81%提升至2019年上半年的66.96%。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