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先进材料 | 耗时 14 ms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 开发糠醇制备航空超级燃新路线

2019-07-12 07:58:06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刘万生 李广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与新研究中心李宁研究员、张涛院士团队,开发了两条通过木质纤维素平台化合物

2019-07-12

韩国开发固体离子导体 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原

由于它们是固体,而且能够有效地传输锂离子,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的原,如高压电池或锂金属电池。目前,锂离子电池所使用的是高度易燃液体电解质,非常容易发生火灾或爆炸。

2019-09-29

农林废弃物可转化为高品质航空燃

2019-03-27 08:32:36 经济参考报中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焦耳》杂志上报告说,人们将“柴禾”变为飞机燃的愿望有望成为现实,近期他们成功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高密度航空燃,使用这种燃有助于降低航空器的二氧化碳排放

2019-03-28

ABB成为全球首艘甲醇制氢燃电池拖船技术合作伙伴

ABB携手行业合作伙伴共同开发“Hydrogen One”号超低排放长航程拖船,只需加注一次燃即可连续运营数天该突破性项目也是美国燃电池动力拖船的首次试水,堪称美国及其他地区推工作船环保运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21-12-08

新型储能系统:把太阳能装电池里

不过,与传统光电化学体系相同,该体系的运行完全受控于外界光照情况,亟须一步修正。“我们团队在此前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储能模块(聚吡咯电容电极),建立起一个集成化的生物光电化学模型体系。

2019-12-17

海南重点发展核电及氢燃电池汽车

氢燃电池是使用氢制造能量的电池,其发电的基本原理是电解水的逆反应,其产物是电和水。氢燃电池不仅能量转换效率高,只产生水和热,对环境无污染。

2019-05-14

高层次人才 与企业深度融合——柳州市海内外高端人才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揭牌

基地承担了柳州高层次人才引、人才服务、人才培养、产业合作等平台功能,主要围绕柳州市“5+5”产业和柳东新区“3+3+1”产业布局,引聚集培育一批拥有技术、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引领产业新趋势的高层次人才

2021年开年 这4个城市氢燃电池汽车开动!

高工产研氢电研究所(GGII)发布的《燃电池汽车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1年1月我国氢燃电池汽车销量为82辆,全部为氢燃电池客车。

2021-03-08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关于支持优质企业借用中长期外债 促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答记者问

2023年10月以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坚持稳中求、以促稳、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等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的工作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促经济平稳运行财政金融政策实施细则的通知

其中,非广西区内银行发放的贷款,借款企业需自行提供享受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支持的证明。3.审核流程。同一笔贷款获得各项贴息总额不得超过该笔贷款企业实际支付利息。

长治市加快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在构建清洁低碳、平安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程中,长治市矢志不移自主创新,依托丰富的煤炭(煤层气)资源、光照资源和风资源,加快推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结构建设了“一院一园一平台”,使能源科技功效不竭涌现

2019-06-04

关于一步做好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以工代训”补贴申请工作的补充通知文章

二、办理时限及部门(一)2020年 4月10日前,柳州市城区(不含柳江区,下同)范围内企业将2020年2至3月的补贴申报交至经营所在地各城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由城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对申报行初审

上汽集团正式发布全球首款燃电池MPV

“氢战略”和燃电池整车大规模商业化应用的战略目标。

2020-09-15

上汽氢燃电池核心技术再上新台阶

在获奖项目200系列车用燃电池电堆技术及整车应用开发项目的基础上,300系列电堆技术已成功试装下线。攻关核心技术降成本上汽2001年起从事氢燃电池技术研发,是国内最早布局氢燃电池汽车领域的车企。

2019-11-28

158.6万家机关单位将率光伏项目降能耗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公共机构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替代。

2021-07-20

关于申报柳州市2014年度“引紧缺专业人才”专项奖励资金的通知

    二、申报程序和需要的     (一)符合奖励对象条件的单位,请从柳州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改革网(zgb.liuzhou.gov.cn

2015-05-28

张家口市已有304辆氢燃电池公交车上路运营

氢能全产业链发展全国领

2021-07-09

储能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团队压缩空气储能成果获北京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该技术发明奖是研究所压缩空气储能方向,在201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基础研究类)一等奖基础上,取得的新的里程碑。

2020-09-15

十年磨一剑,科思创继续在华推产学研合作:同济-科思创创新研究院迎来成立十周年

研究院前身为2011年成立的同济-拜耳生态建筑与研究院,2017年正式更名为同济-科思创创新研究院(科思创前身为拜耳科技)。

2021-08-0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