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继往开来的时刻,中国的地热能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未来又该往何处去?针对这一命题,《中国科学报》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汪集旸。
但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接受专访时表示,“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比例接入,将来电力系统中80%、90%都可能是可再生能源。”
其二,氢能源还可再生,更符合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除了工业副产品制氢之外,还能通过煤制氢、电解水制氢等方式获得。虽然获取氢的方式有很多,但每种方法都存在局限性。
不过隆基股份的管理层在经过深入研究后发现,单晶晶面取向相同、无晶界,本身在晶体品质、电学性能、机械能等方面都具备更高的转换效率和更优异的品质,而未来的光伏行业将会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届时一定是效率更高的一方能够胜出
地球“充电/热宝”地热能作为清洁非碳基可再生能源正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加快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推广。
作来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以及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氢能的广泛使用可以有效推动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提高绿色能源比例,降低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另一方面,氢能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增长
2020-05-11 11:15:37 中国核工业杂志核电产业风险主要源于电力需求冲击在春节假期工业生产淡季条件下,新冠疫情引起的延期复工直接导致整体电力消费需求大幅度降低。
自新冠疫情以来,部分国家可再生能源融资困难,成本波动较大,本期的主题为“一带一路”沿线可再生能源投资障碍及应对,共同探讨带路绿色发展中遇到的投资障碍及如何克服。
2021-05-10 09:37:08 北极星储能网 作者: 崔东树 上海的小城市空间特征,上海此前的新能源车全面绿牌政策本身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政策。
多家券商分析认为,十四五规划中留给新能源的份额远远超过预期。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中国或将上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预计非化石能源将设定为2020年达到15%,2030年将达到20%。
赵金洲:根据四川“富气贫煤少油多水”的能源资源禀赋,我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要把用能增量瞄准清洁能源,使未来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量脱钩。能源结构转型的路径应该是: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赵金洲:根据四川“富气贫煤少油多水”的能源资源禀赋,我认为,实现双碳目标,要把用能增量瞄准清洁能源,使未来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量脱钩。能源结构转型的路径应该是:减煤、稳油、增气,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到2025年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未来产业发展模式,到2027年我国成为世界未来产业重要策源地。
这一进展克服了长期以来开发荧光固体的障碍,有助于开发目前已知的最亮材料。“这些材料在任何需要明亮荧光或设计光学特性的技术上都有潜能,包括太阳能收集、生物成像和激光。”
航天101所副总工程师刘玉涛2018年以来,氢能在能源领域迅速蹿红,但是目前国内氢能产业主要力量集中在氢能装备的产品研制和推广方面,针对产品性能测试和质量验证等方面的技术经验不足,缺乏成熟的氢能装备性能检测和试验方法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