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储能电池质量问题突出 | 耗时 47 ms

中氢源安氢运新技术 助力消纳大可再生

 中氢源安与华东理工大学合作开发的有机液运氢技术,破氢运危化品属性的制约瓶颈,使氢得以成为理想的,助力消纳大可再生源,不仅可以实现可再生源丰富地区自身的供热、工业、交通等领域的供

2022-11-18

再融10亿,压缩空气赛道觉醒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新型装机中,锂离子占比94.5%、压缩空气占比2.0%、液流占比1.6%、铅酸(炭)占比1.7%、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2%。

2023-07-19

企业为何“暂停接单”?

而所谓锂“供应紧张”也只是表象,本还是锂盐价格大涨,制约了下游锂企业在大型业务条线上的资源配置意愿,而非实际产不足。实际上,这也并非新鲜事。

2022-10-26

十年:产业要围,还需翻越五座大山

反观国内,中国产业正在不断丧失这一先发优势。中国虽是动力第一大国,但中国的市场应用远未成熟,尤其是市场机制建设和政策驱动显著落后于产业应用的速度。

2019-08-20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促进人工智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坚持“企业端与客户端并举,传统与新兴结合,硬件与软件协同,规模与双升,国内与国际循环”的原则,将智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培育成为第四大支柱产业,推动全市智终端及机器人产业创新赋实现新提升、产业规模实现新

产业发展搭平台、引项目、聚人才

近年来,江苏以打造全国技术的引领地为目标,科学规划布局产业发展,高度重视产业创新,台了“一揽子”文件政策,不断做强创新链、补齐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构建起绿色、生态、低碳、高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2023-03-14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大国有企业技人才薪酬分配激励的通知

加强新时代高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决策部署,建立健全国有企业技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促进形成提高待遇与提升技良性互动机制,推动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新时代高素人才队伍,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一、优化技岗位薪酬分配

近期产业动态汇总

先进领域破大容化学材料、组件及系统管理技术,推动吉瓦时级固态锂离子等规模装备研制和产业化。

2021-12-01

“十四五”开年布局 “元年”有望真正到来

、兆瓦时级本安全固态锂离子技术、金属硫基(基础研究类)、低成本混合型超级容器关键技术、规模化系统集群智协同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共性关键技术类)、加速老化分析和寿命预测技术

2021-03-11

要实现2030年脱碳目标 欧盟需部署108GW系统

2020-06-30 10:04:46 中国网据外媒报道,欧盟计划大幅增加系统部署容,为采用更多间歇性发的可再生力系统提供灵活性。

2020-06-30

选取52家上市公司!CNESA首次发布指数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领域相关政策密集台,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2021-10-12

全球首款变分离式

北极星网获悉,4月18日,铁塔源有限公司广东分公司和品胜子战略签约,发布了全球首款“变分离”式源“品胜逆变宝”,推“逆变宝+铁塔换”的“变分离”用方案。

2023-05-05

行情欲罢不政策为何火上浇油?

在锂产业热火朝天和行情欲罢不的同时,政策还频繁台,不断助攻,给居高不下的锂行情火上浇油。

2021-08-18

江苏第二批网侧项目将在5地建10个

除了常规供缺额情况下发挥源调峰作用,站还跟踪新源发,平衡镇江地区光伏发力。2018年10月1日,中午12时,总装机容8兆瓦的光伏站处于发状态。

2019-04-16

2019年中国锂离子达8.6GWh、同比增长22.9%

白皮书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离子达到131.6Gwh,同比增长18.6%,EVTank分析增速较2018年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用动力(EV Lib)的增长速度仅为15.4%

2020-02-25

守好安全底线 发展任重道远

在史玉波看来,绿色低碳源转型趋势下,市场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建设以新源为主体的新型力系统,将催生对大规模容的需求,存大、持续放时间长、系统效率高、循环性好的技术将脱颖而

2021-07-12

自治区科技厅到柳州开展广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专服务——柳州专场座谈会

本次座谈会以“广西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为主,旨在深入探讨柳州市的研发投入现状,挖掘,提解决方案,以期推动广西整体研发投入工作的提升。 

共享市场仍需“摸着石头过河”

回收期长、IRR过低等,共享模式的兴起,有望解决上述难

2020-07-29

光伏与熔盐相结合可解决高耗地区源需求

在PV-TS装置中,所产生的太阳的相当一部分将被用来对熔盐热器进行阻加热,使其温度超过565摄氏度,而存的热又将被用来驱动高效的过热汽轮机发

2021-01-29

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志镇:锌溴液流或成为产业化解决方案

叶志镇认为,在产业化方面,锂离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锌溴液流则表现较大潜力。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技术成为新源产业发展的重要锚点。

2023-07-11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