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降低成本对于提高竞争力,在电力运输和电网存储中的广泛采用至关重要。到2030年,生产能力和技术的提高是降低制造成本的主要因素。
除了环保,氢能源汽车因续航里程长、充气快,已成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香饽饽”。小车只要3分钟就可以充完,充完一次气可以跑600公里,这也让氢能源汽车成为氢能应用场景中最具前景的领域。
11月3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发言中表示,当前,能源转型加速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未来的光伏,至少会有一半用于制氢
2019-11-08 07:58:12 经济日报 作者: 马玉宏 日前,青海鲁能海西州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国家示范工程50兆瓦塔式熔盐太阳能热发电项目正式投产发电,该项目填补了国内风光热储调荷智能调度的技术空白
“新能源与氢能两大产业携手发展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需要,成为历史的必然,”魏锁表示,作为以煤炭、石油为主要燃料的世界第一碳排放大国,我国要在10年内实现碳排放达峰、40年内实现碳中和是十分艰巨的,而在众多产业中
这种情况下,磷酸铁锂电芯和三元电芯综合成本差距还在不断缩小,磷酸铁锂的经济性会再打折扣。不知道当两者成本差距缩小至磷酸铁锂的经济性优势不再明显后,电池企业会不会重新加码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电池产能占比?
2019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显示,2019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中,超过一半的发电成本低于最廉价的新建煤电厂。报告强调,新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现在越来越削弱现有的燃煤电厂。
该项目总投资40亿元,主要进行氢能源产品生产及建设全球氢能源技术中国本地化研究中心,将打造全球最大燃料电池规模化制造基地,实现氢能源项目在全球市场的集成支持、销售和服务。
碳中和目标下,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正在开启新一轮“军备赛”。在中国,电动化渗透率越过10%拐点后,市场已经驶入高增长通道,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概率将达350万辆。
欧盟委员会于2016年在“战略能源技术规划”(SET-Plan)框架下建立了RHC-ETIP,汇集了生物质、地热、太阳能热利用和热泵等行业的利益相关方,涉及区域供热和制冷、储热及混合系统等技术领域,旨在加强可再生能源在供热和制冷领域的应用
目前,长沙、岳阳、常德、张家界、湘潭、益阳等市电网最高负荷均创历史新高。7月29日21时23分,长沙地区电网负荷达760.7万千瓦。
2019-06-25 08:50:28 第一财经中国石化在氢能发展方面优先关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和海南地区。
作为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石,煤炭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污染防治的迫切需求下,如何将煤炭资源更清洁、更高效地利用,是摆在我国能源转型面前的现实问题。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首席专家、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裴哲义针对《电力系统转型面临的挑战》发表演讲,他提到:2022年我国新能源保持快速增长,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新能源在一些地区已成为第一大电源
作为光伏逆变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成立于1997年,2010年8月公司成功改制为股份公司,2011年11月2日登陆创业板;主要产品有光伏逆变器、风电变流器、储能系统、水面光伏系统、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充电设备
现今,氢气作为能量的载体进入能源领域,一方面是由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得的氢气可以长时间存放,这一点胜过储能电池;另一方面,燃料电池技术的进步使得氢气有了用武之地。
2020-07-08 16:34:21 中国能源网现代汽车完成了氢燃料重卡商用化的壮举,以批量出口瑞士的氢燃料重卡为开始,标志着现代商用车打开了欧洲环保商用车市场的大门,也标志着现代汽车成为全球首个构建氢燃料电池重卡量产体系的车企
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兼氢能分会会长魏锁表示,氢能是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形成独立供应和应用体系,又能与电相互转换、耦合发展,并能够在电网、热网、气网之间壁形成有效的协同和互补,增强能源系统的安全性
从光伏,到锂电,再到储能,新能源热门赛道经历了从0到1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跨过1的关键时点,终于获得资本市场的一致认可和积极反馈。然而,制造端的投资机会,正在被充分挖掘。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