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储氢 | 耗时 17 ms

国资委:超1/3央企正在制定能全产业链布局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已经在制定包括制储氢、加、用等全产业链布局。

2021-07-19

东北首条燃料公交线路在白城投入运行

白城市这次投放的15辆燃料电池公交车,是由一汽解放设计制造的。燃料电池汽车不同于纯电动汽车,其车身载着储氢瓶,运行时通过氧离子的化学反应发电,为车辆提供动力。

2020-10-22

上半年电投资约1742亿 光伏企业扎堆入局是亮点

相对于第一季度,2021年第二季度的产业发展有了明显的不同,能产业链中上游——能制运成为行业发展热点,不少光伏巨头企业纷纷入局能,制项目先后落地。

2021-07-26

上海电气布局能产业发展

2020-11-30 12:14:54 上海电气日前,宁东基地能产业与能源转型发展论坛在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召开。

2020-11-30

协鑫朱共山:未来至少一半光伏要制 农村将涌现“能源合作社”

11月3日消息,在今天举行的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在发言中表示,当前,能源转型加速迎来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未来的光伏,至少会有一半用于制

2022-11-09

”装上阵 自主车企打造燃料电池产业链

据介绍,该款车配装其与丰田合作开发的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配备了两个70MPa的储氢罐,可容纳6kg的,充满只需3~4分钟,燃料电池最大功率125kW,另外还有一个辅助电池系统,使车辆驱动系统综合最大功率可达

2020-04-17

能源突发利好,低位潜力股有望持续爆发

也是在3月份,长城汽车举办了一场能战略发布会,表示将采用光伏制,再投入30亿元用于能领域研发,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并于2025年剑指全球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2021-07-09

山西气年产量超300万吨

9月4日,由国际可再生能源署、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报等共同主办的“2021能产业发展论坛暨第十一届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峰会”以线上线下同步的方式在山西省太原市举办。

2021-09-07

中国燃料电池汽车将迎“春天”

清洁高效、来源广泛的能是中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发展燃料电池汽车,则是推广能源使用的突破口。为推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加速发展,近来中国连续出台政策指导。

2020-12-07

欧洲能源研究联盟发布至2030年能与燃料电池研究规划

该领域计划投入1500万欧元资助4个项目,包括:联合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和燃气轮机的高度灵活热电联产系统,以及实现最高效发电;固体氧化物电池和热结合,以最大化能量转换效率;固体氧化物电池和液态有机载体储氢结合

2019-11-27

100辆能重卡将落地山东济宁市

2020-08-10 10:57:35 枫能源2020年8月6日,山东济宁市副市长张胜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刘章箭一行莅临上海枫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枫能源”)、(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2020-08-10

全球最大光伏绿生产项目落户新疆库车

新疆库车绿示范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的项目,总投资近30亿元,主要包括光伏发电、输变电、电解水制储氢、输五大部分。

2021-12-01

能发展要系好“安全带”

2019-06-21 10:12:30 互联网对于人体,血液循环是否通畅关乎生命安危;同样,对于能行业,的制备、运、应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引发的事故都可能影响到全球能的发展势头。

2019-06-21

燃料电池汽车迎政策风口 金发科技已有及在建富产能合计约10万吨

比如建造高纯气充装站(加站)、利用先进技术制应用(光伏制、电解水制等)、液态有机储氢

2021-11-17

张家口将成全国最大规模绿色制基地

记者从张家口市获悉,张家口通过持续发力推进制加储氢设备及燃料电池、能整车制造产业发展,能全产业链条已初步形成,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2021-08-20

欧阳明高回应发展能的四大困惑

所以能的合理性取决于它在可再生能源转型中的大规模能量存。

2019-12-26

中国石化2021年:气产能超350万吨!已建成加站76座!

2021 年,中国石化制定能发展专项规划,提出按照“千站加引领,百万绿示范,双轮驱动创第一,替代减碳超千万吨”的目标,持续加大能领域投资力度,围绕能交通和基炼化推进能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建设

2022-08-23

中石化计划年内建成100座加站,“两桶油”押注燃料电池车?

8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在北京发布2021年中期业绩时表示,预计今年投入新发展加站数量100座,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建设1000座加站。

2021-08-31

万亿能产业链,有哪些创业投资机会?

前期(2030年以前),存将以70MPa气态方式为主,辅以低温液和固态储氢,运输将以 45MPa 长管拖车、低温液、管道输运(示范)等方式,因地制宜发展。

2021-12-31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风光制已经具备商业价值 可替代“新能源+能”模式

因为电要输送出去,一定要上高压线和特高压线,一定要稳定,这个要求必须要用能的技术来把波动的电能稳定下来,但是这个不需要,这个就是直接发电多,就产多,发电少就少产,存便利。

2020-12-0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