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储氢 | 耗时 18 ms

煤化工企业转型能的路线探讨

综述了气液化、储氢材料储氢、长输管道掺3种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和有利条件,借助能产业蓬勃发展之势,实现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升级。

2021-03-01

油-合建 加站难题或有新解

2020-07-02 09:15:12 新能源汽车新闻EV“当下,中国能产业的主要矛盾是源的运配送。”

2020-07-02

源安践行科技创新 推动能产业融合发展

有机液技术破解运痛点能量密度高所带来的优势明显,但同时由于其密度低、活性强,带来的劣势也不容忽视。运困难,成本高昂,且难以实现规模化应用,已成为当前制约能大规模发展的主要障碍。

2022-11-02

济南能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公布 布局35座加

2019-09-23 09:44:25 济南网9月22日上午,2019能产业发展创新峰会在济南举办,会上发布了《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能产业发展规划》,天下泉城新闻客户端记者了解到,先行区将推进能在交通运输

2019-09-23

能“风口”将至 未来产值或超10万亿

由于气转化成液态需要降温至零下254摄氏度,这就无形中增加了液态储氢的成本。因此,气态储氢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但是,气态储氢同样存在相应的弊端。

2020-02-25

99.99%高纯 华电集团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装置调试成功

近日,国内第一个能全产业链科研项目暨华电集团可再生能源制、大规模能及能综合利用技术研究项目水电解制装置一次性调试成功,第一瓶合格气经第三方单位化验,纯度达到99.99%的纯要求,满足燃料电池使用需求

2021-11-15

济南集中发力能“基建”

在主题论坛上,一些专家表示,没有能供应体系,能产业就像电动车没有充电桩一样无法发展壮大。能产业发展,首先要加快加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2020-10-22

站建设技术路线探讨

外供站内无制装置,气通过长管拖车、液槽车或者气管道由制厂运输至加站,由压缩机压缩并输送入高压储氢瓶内存,最终通过气加气机加注到燃料电池汽车中使用。

2019-09-17

新工艺将液氨直接转为气 —耗能仅为目前水解法制的三分之一

能因其环境友好性被誉为“终极能源”,被视为解决能源资源问题和环境危机的途径之一。根据国际能委员会预测,到2050年,能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0亿吨,在全球能源中所占比重有望达到18%。

2021-08-16

生产、存运等三项国家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10-24 08:41:02 能观察日前,由全国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起草的《能汽车用燃料 液》《液生产系统技术规范》《液贮存和运输安全技术要求》三项国家标准研讨会在京召开

2019-10-24

能产业链企业加紧补链强链

  申能集团和法国彼欧集团近日在上海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为我国商用车市场生产和提供三型及四型高压储氢瓶及储氢系统。

2023-01-29

液态阳光 能革命的“井冈山”

22MPa的储氢和运人类已经掌控,而35MPa以上的储氢和运人类并未完全掌控,所以想通过高压来解决问题,目前看未来路还很长。

2020-01-03

能:新能源的“灰犀牛”?

2019-07-08 08:24:28 中国科学报   作者: 李惠钰  如果储氢技术不变革,效率提不上去,成本降不下来,能就很难真正成为“灰犀牛”,因为它太慢了。

2019-07-08

路径分析:上游化工更有看头?

电解水装置1500-2000套,产能10-20万吨,能总量1%。各地发展绿产能的动力比较大,包括传统能源企业也包括新能源企业。从气消纳的角度和能的角度,都具有动力。

2021-12-28

能安全最关键 镍电池有望脱颖而出

碳中和强驱能创新,镍能很对“胃口”在碳中和大背景下,能源结构转型进入加速阶段,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必将引发电力系统对能长期、持续的需求。

2021-08-18

助力长三角走廊,上海首批油合建站开启试运行

近日,中国石化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西上海油合建站、安智油合建站,作为上海市首批商业化提供加油加服务的综合功能站,正式开启试运行。这也将进一步助力长三角走廊的建设。

2019-11-28

能安全有保障 必须标准走在前

今年5月23日韩国储氢罐江陵市储氢罐爆炸;6月1日美国加州一辆运车加过程中爆炸;6月10日挪威奥斯陆市郊加站发生爆炸。

2019-11-05

多国加快新型能技术发展

日本——聚焦能系统研发去年5月,日本建筑企业清水建设公司位于日本金泽市的零排放办公楼落成。该办公楼采用太阳能发电和能系统,其中能系统使用的正是该公司研发的铁钛合金储氢罐。

2022-07-25

株洲高新区:揭秘能绿色建筑

“就是说,这个系统将存在合金储氢罐中,通过气、空气在燃料电池电堆内的电化学反应,产生电能和热能,为建筑提供能量供应。”来自北京铂陆能科技有限公司的首席顾问李刚介绍。

2020-10-29

我国首座民用液化制工厂项目建成投产

2020-04-28 10:47:00 北极星能网4月28日,鸿达兴业公告称内蒙古乌海液化制工厂项目已建成投产,产品纯度在99.9999%及以上,可广泛应用于燃料汽车等领域,这是我国首座民用液工厂

2020-04-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