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储存能源 | 耗时 21 ms

永久封于800米深海底,我国首个碳封项目正式启动

2021-09-02 11:03:52 国资委网站   作者: 孙丹  中国海油8月30日宣布,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示范工程在南海珠江口盆地正式启动,将海上油田开发伴生二氧化碳永久封

2021-09-02

产教融合抢占技术制高点

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局联合印发《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简称《计划》)的通知,在加快培养领域“高精尖缺”人才、加快产业结构协调发展与技术提升

2020-03-11

美国用户创下季度纪录

Wood Mackenzie团队的高级分析师Vanessa Witte表示:“安装工作通常是在下半年进行,因此2022年第一季度的电网规模系统的容量目前最高,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里程碑事件

2022-07-14

巨头NEC计划退出领域

近日,世界500强之一,全球领先的系统集成商NEC在给客户的邮件中宣布:旗下公司NEC Energy Solutions(简称,NEC ES)不再开发新的项目,将逐步退出业务领域,大部分员工将留在公司完成现有项目

2020-06-16

西北共享模式可期

要求2022年并网的新必须要与设施同时投运。《甘肃省“十四五”新型发展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新配套装机规模达到660万千瓦(含电网侧共享)。

2022-10-12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局:加快推动独立参与电力市场配合电网调峰

鼓励以配建形式在的新型项目,通过技术改造满足同等技术条件和安全标准时,可选择转为独立项目。

2022-06-27

电站火灾处置要点

一、电站用途电化学场所在现代商业用电、汽车充电、工业电等领域广泛应用。

2023-07-19

宁夏电力推进网荷市场化

会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19年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方案和网荷互动的市场化清洁消纳示范工程要求,进一步推进示范工程落地实施。

2019-09-16

傲普科技携“无忧”亮相德国慕尼黑电池展览会

在为期三天的活动中,傲普科技将携全新无忧产品Ocube无忧魔方系列、Obox无忧家系统系列、Ostation无忧充一体系列及“One for All”的智慧管理系统亮相C2展馆470

2023-08-01

23个项目之最

该工程由中国建与泰安市泰山新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这是继中国建主体投资的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示范工程开工后的又一大规模长时新型工程落地。

2022-12-13

新型的9个基本关注点

事实上,关于新型的基本把握应当形成共识。从当前情况看,至少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促成共识的达成和巩固。No.1 关于的定位作为平衡不稳定新的“神器”,的重要性毋庸赘言。

2021-07-14

美国电池成本近年来大幅度下降

2020-11-04 09:47:29 国际小数据   作者: E Small Data  根据美国信息署的数据,美国公用事业规模电池的平均量容量成本已从2015

2020-11-04

电池该怎么选?

2019-08-21 08:56:15 《评论》电池路线的选择堪称丰富,至少包括:铅酸(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三元、磷酸铁锂)、超级电容、纳基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等。

2019-08-21

终成万亿赛道

7 月23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到2025年我国新型装机规模超过30GW,而截至2020年底,国内新型的累计装机规模只有约3.27GW。

2021-08-13

走访度普新:揭开“灵活快充桩”的神秘面纱

不久前,汽车行业巨头德国大众和国内的一家创业公司——上海度普新技术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新的合资公司,共同生产一款电动车充电设备——灵活快充桩。

2020-04-29

国内首个固态氢加氢站在广州建成

这是一套从电解水制氢,到固态氢,再到加氢、燃料电池发电,余电并网的一整套系统。“氢气在电网的应用场景在这里几乎齐活了。”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氢研究中心工作人员潘军告诉记者。

2023-05-08

国家局原副局长史玉波:与可再生结合是技术应用的必然发展趋势

无论是分布式光配套还是集中式可再生协同,与可再生的结合是全球乃至我国技术应用的必然发展趋势。

2019-09-25

锂离子电池:电池中的明珠

与其他电池相比,其突出优点在于单位体积的量高,没有记忆效应,充电前不必顾及电池的用电深度,同时,量转换率高、自放电率低、使用寿命长等。

2019-10-29

国家局发文要求加强电化学电站安全管理

5月25日,国家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电站安全管理的通知。

2022-06-14

铅炭电池:新秀主打“安全牌”

据不完全统计,过去3年间,全球范围内的项目发生爆炸和火灾事故共计20余起。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不禁要问,有没有既可以保证,又可以确保安全的之道呢?

2021-08-10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