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储备 | 耗时 14 ms

电网侧能迎来风口

能在电网侧的价值凸显据CNESA能项目数据库数据显示,2018年新增投运(不包含规划、在建和正在调试的能项目)的电网侧能规模为206.8兆瓦,占2018年全国新增能投运规模的36%,是各类能应用之首

2019-05-31

固态氢材料要走出“象牙塔”

氢能除了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还可应用于发电、工业及其建筑等领域,因此,将氢能纳入我国整个能源体系受关注。开发新型氢材料是氢能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

2020-04-08

​电化学能:谁是主角

能产业链中,锂电池公司和能系统公司成为最受关注的企业,2018年融资金额TOP5的能企业中,3家是锂电池公司,2家为能系统公司。

2019-04-12

100MW/200MWh|海辰能助力华润电力鄄城源网示范项目

2023年5月22日,华润电力鄄城源网一体化示范性项目并网仪式在山东菏泽市鄄城县举行。海辰能联合创始人、总经理王鹏程受邀出席并致辞。

2023-06-28

能亟需市场化突围

中南大学教授李荐认为,只有调动公司和个人发展能的积极性,能才具商业化发展前景。目前,由于尚未出台明确的支持政策,能的发展方向仍然不明。

2020-07-08

能纳入中央预算资金支持 能行业迎发展良机

不难看出,国家能源局对于能行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不仅纳入中央预算资金支持,还将推动能行业朝着多元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目标,为推动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新型能产业也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2023-02-27

飞轮能如何不“疯狂”

飞轮能就是利用旋转体高速旋转时的动能存能量。图片来源:电池工业网能又出事了。不同于以往多次发生的电化学能起火事件,此次意外是由高速转动的“飞轮”引起的机械事故。

2021-08-30

能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目前,能产业集中度不高,基础与核心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大型能源企业需要做好前瞻布局,把握产业全局、引领市场方向,注重能技术,适时开发超大规模化学能技术,承担起可再生能源时代能源安全保障任务。

2020-10-21

压缩空气能的三个“世界第一”

压缩空气能电站主要包括压缩能系统、膨胀发电系统、换热系统、热系统、气系统及智能化控制系统等,主要设包括压缩机、空气透平及发电机、换热器及大容量罐等。

2022-08-10

国家电网的能布局

基于“新能源+重力能”的源网荷一体化技术,持续革新重力能技术,探索用电、发电、能、 调峰调频组合模式,积极拓宽重力能技术应用场景,推动能技术的多元化应用,加快实现能核心技术自主化,推动能成本持续下降和规模化应用

2022-12-23

为何发电厂“不愿”增加能?

1、“留不住”的电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提出,能技术是未来能源系统具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关键节点——发了电,存不下来,效率再高也是浪费。

2021-10-26

青岛“抢跑”万亿能产业

用户侧能全国领先按照应用场景划分,能可细分为发电侧能、电网侧能和用户侧能。

2021-12-14

美国制定能系统安装消防标准,明确安全距离与能容量上限

为了帮助他们应对与能系统设相关的潜在挑战和障碍,美国国家消防协会(NFPA)制定了NFPA 855,固定式能系统安装标准,将于今年秋季发布。

2019-08-30

研究认为:一种山地重力能或超越锂电池

、更大规模的存电能的可行方式。

2019-11-19

西部能之路如何走?

在12月1日举行的2022第七届中国能西部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司副司长刘亚芳披露了这一数据。规模之下,新型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却亟待提高。如何实现大规模新能源应用与能协同发展?

2022-12-13

配置能12兆瓦时!山东省首个大型光电站投运

光伏电站配有12兆瓦时能单元,为光伏发电的可持续运转奠定基础,是全省首家配能单元的光伏电站。

2020-07-01

新能源技术突破前夜,我们准好了吗

陈伟介绍,可再生能源发电、智能电网和分布式多能互补系统、电动汽车均为各国电力系统低碳转型的重点方向,而能技术是实现上述领域变革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是未来能源系统具柔性、包容性和平衡功能的软链接关键节点

2021-07-23

解决中国气能力不足的关键是什么?气库的独立商业运作

3天需求量的气能力;城镇燃气企业形成不低于其年用气量5%的气能力。

2019-05-31

中国能产业前途未卜

企业用电价格不断下滑就像苏州的这家工厂一样,企业可以通过能设享受低廉的夜间电价。与日间电价的差异越大,获益就越大。中国电力市场主要采用政府定价,电价无法像其他国家一样自由浮动。

2020-05-08

国产加氢站用氢瓶“开挂”

据悉,该产品在2019年底通过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种设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三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技术评审,属国内首个通过三新评审会的45MPa站用氢瓶组产品。

2020-06-12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