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停产 | 耗时 11 ms

特斯拉公布第一季度生及交付数据

2021-04-14 08:29:44 汽车之家   作者: 蔡思卓  日前,特斯拉官方公布了该品牌2021年第一季度能及交付数据,其累计生180338辆纯电动车,交付

2021-07-08

平价迷雾:走到十字路口的光伏

国内光伏业全面开启了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型。到2021年,行业将全面进入无补贴时代。而今年则被视作“平价元年”。平价风暴下,行业深陷寒冬。

2019-12-13

乌东德左岸电站第四台机组投发电

2020-12-21 11:13:32 中国青年报从中国能建葛洲坝机电建设有限公司获悉,12月19日下午6时,由该公司安装调试的乌东德水电站左岸电站3号机组完成试运行,正式投发电。

2020-12-21

我国新能源汽车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适应业升级趋势和绿色消费新需求,我国新能源汽车业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2021-08-02

40万吨甲醇制乙醇项目落户山东

依托该技术建设的全球首套甲醇/合成气制乙醇项目(10万吨/年)于2017年1月投,标志着我国甲醇/合成气制乙醇技术实现巨大突破。

2020-06-22

11月份山西光伏电池量同比增长96.5%

其中,全省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制造业增长8.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和供应业增长3.6%。

2019-12-23

《煤炭信息技术业发展报告》首次发布

会上首次发布了《煤炭信息技术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2022-10-13

宁德时代德国工厂获得电芯生许可

4月4日,宁德时代位于德国图林根州的首个海外工厂正式获得电芯生许可,标志着宁德时代在全球布局方面迈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2022-04-22

关于开展柳州市化工业调研的通知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文件  柳工信通〔2012〕号 各县(区)经贸局(工信局、发经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经发局,各有关企业: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

2012-03-13

焦念志:让蓝碳助力“不减的减排”

对此,他认为,增加碳汇(即二氧化碳的吸收和储藏),尤其是海洋碳汇,有助于实现“不减的减排”。海陆统筹 有效储碳在世界上,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即“绿碳”,由海洋生态系统捕获的碳被称为“蓝碳”。

2019-11-05

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均为2倍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1日公布数据显示,7月,我国汽车销量分别达186.3万辆和186.4万辆,环比分别下降4.1%和7.5%,同比分别下降15.5%和11.9%。

2021-08-12

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投

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项目——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25日并网发电,标志着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水光互补电站正式投,为迎峰度夏注入新生力量。

2023-07-19

继甘肃后,国电电力清空新疆火电资

、煤电企业连续亏损的地区开展第一批整合试点,进一步通过区域整合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淘汰落后能、减少同质化竞争、缓解经营困难。

2021-01-04

抢跑2000亿市场 危废处置业加速迭代

2019-04-17 13:29:22 环保在线作为近期环保业的新宠,危废处置可谓“风光无两”。面对机遇和隐忧同在的业链,经过竞争、整合将成为各路资本的当务之急。

2019-04-17

2022年我国大数据业规模达1.57万亿元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韩鑫)记者从日前举行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业博览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我国大数据业规模达1.57万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3-02-22

特斯拉上海工厂年化能达到45万辆

近期参观过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Y和Model 3电动汽车的年化能已经达到45万辆。业内人士称,随着上海工厂的年化能达到45万辆,特斯拉很可能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

2021-08-10

磷酸铁锂业链上“风口”

最近,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企业及品公告》(第330批)显示,A级热销车型北汽EU5、荣威Ei5等也已经换装磷酸铁锂。

2020-03-27

三代核电站堆芯仪表系统实现国

56 北京头条   作者: 雷嘉  1月15日从科技部获悉,在“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核电站堆芯仪表系统实现了国化制造

2021-01-18

国务院通过《新能源汽车业发展规划》

2020-10-12 08:46:51 电缆网10月9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国务院常委会会议通过了《新能源汽车业发展规划》。

2020-10-12

数字技术赋能 服务外包业迎新机遇

与会嘉宾指出,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服务外包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成大势所趋,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将为中国服务外包业带来新机遇。  

2023-03-29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