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网站首页 > 新闻资讯 > 搜索关键字:借力24M技术 | 耗时 19 ms

提升源头创新能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荀诗媛)2月下旬,自治区科学厅组织开展2025年度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申报工作,适当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符合条件的企业请于3月28日前在“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完成申报。

深入企业 助发展

师生们在察看香杉木制品7月17日,广西生态工程职业学院“高职院校生态类专业服务绿色发展背景下林业产业产学研融创服务团队”的师生们走进融安县,深入广西壮象木业有限公司、融安香杉公园(融安县西山林场种子园

将税费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动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通讯员韦剑)9月18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柳州市税务局获悉,我市建立重点出口企业对口直联制度,帮助企业用好税费红利,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活、添动

《关于大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政策解读

《意见》提出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加快大型基地建设和就近分布式开发利用,推进构网型应用,发展绿色燃料、可再生能源制氢和综合供热体系。

“世界工厂梦”难以为继,越南电“短板”显现,只能向日本

2020-09-17 10:21:29 小小然观世界也许在很多人的感觉里头越南仍是一个社会经济不发达、生活品质较为差的国家,但坦白说,如今的越南跟之前早已有了非常大的差异,他们助一跃变成全球第五大经济体的优势

2020-09-21

汽车零部件企业马全开赶订单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宋美玲报道摄影)11月14日下午,柳州市车乐士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机声轰隆,多台冲压设备和3条焊接机械臂马全开,一个个用于柳产汽车底盘的零部件陆续下线。

步履铿锵 奋奔跑 ——关注我市机械装备产业涌动的发展活

记者连日走访发现,这组喜人数据背后,是我市企业强实、抢订单、拓市场的坚定步伐,蕴藏着产业滚滚涌动的发展活。发展的底气来源于持续不断的创新,产品“过硬”才能跑赢市场。

新能源汽车如何好“政策东风”

也就是说,一旦观望情绪散去,限制性措施放开,新能源汽车就要面对传统燃油汽车的竞争,并且后者的排放标准甚高,对于环境的不利影响不见得会比新能源汽车高多少,、市场与服务都更加成熟。

2019-06-12

柳州产鼓式EPB实“出圈”

日报消息(全媒体记者朱柳融)记者2月13日从广西汽车集团获悉,其所属的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菱工业公司”)全栈自研(即从硬件到软件、从应用层到底层源代码,实现自主研发,拥有100%的自主权

2025-02-17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大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交通、建筑、农业农村等领域融合替代,经济高效推进发电、供热、制气、制氢多元发展和替代;科引领、创新替代,大推动新攻关试点,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扩大柳州品牌影响

近年来,柳州高度重视质量工作,不断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各行业、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扎实推进质量强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激发企业内生动和创新活 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势赋能

、员工干劲十足,该公司是集商用车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于一体的工业龙头企业,谭丕创走进自动化齿轮工厂、试验中心、新能源智能产业基地,实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鼓励企业抢抓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加大科创新

2025-04-10

柳州高新区加大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度 “脑引智”助高质量发展

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的王斌博士以《基于机器视觉的汽车薄壁大型复杂曲面零部件缺陷识别研究与应用》为课题作开题报告。

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 新质生产拉动强劲

工业增加值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新增的价值量,今年上半年,我市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尤为突出,全市高制造业产值增长43.8%,产量方面,锂离子电池增长52.9%,服务机器人增长32.4%,新能源汽车增长

重创新重科研 塑造发展动

截至目前,我市拥有自治区企业中心达112家。一家家分布在各县区、各产业领域的企业中心,成为了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科之源。

新基建“风口” 充电桩迎来千亿元市场机遇

充电设备需求将显著增加,充电桩行业受益,也将给领先、运营积累深厚的企业带来新的机遇。

2020-03-24

抢抓政策红利 赋能企业发展 尽最大努争取全年经济发展最好结果

,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关于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抢抓政策红利,赋能企业发展,全冲刺四季度,尽最大努争取全年经济发展最好结果,为全区经济稳增长作出更大贡献。

精湛工艺 拓宽家装市场

13日,柳北区工业园区的广西亿钧玻璃科有限公司负责人乐久介绍,企业深加工的高端家装大玻璃主要供应住宅门窗、写字楼、酒店等家装市场,占全市50%的市场份额。

糖料蔗产业提质增效

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专家、农机管理部门、重点制糖企业、农机企业、科研单位、应用主体代表近300人齐聚柳江,共同探讨甘蔗机械化收割,助糖料蔗产业提质增效。

返回顶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