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关注效率与增长,也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的天然属性,其本质就是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双碳”目标下,数字技术赋能企业节能降碳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
基于西门子的实践探索,我们坚信:解决之道在于打造端到端的零碳产业链,而科技创新是关键。未来真正的碳中和应当是整个产业链都要实现净零排放。在这一进程中,数字化创新将是最为强大的加速器!
2019-12-06 10:40:14 中国新能源网在由弗劳恩霍夫太阳能系统研究所(ISE)领导、伊尔梅瑙工业大学(Ilmenau University)参与的一个合作项目中,科学家们取得了空前的太阳能电池效率
支持以下四类项目:(一)科技成果转化类采用厅市联动方式,支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项目,支持新材料、动力电池、汽车、机械、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方向,加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力度,推动高质量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
近日,自治区工信厅网站公布2018年广西新增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认定名单,共110家企业上榜,我市就占20家,广西艾盛创制科技有限公司、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上榜。
鼓励建设垃圾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加快应用现代垃圾焚烧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提高垃圾焚烧发电环保水平。到2020年,生物质能基本实现商业化和规模化利用。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750万千瓦。
日报消息(记者周枳伽、通讯员傅星)10月15日,国家工信部发布了第324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广西汽车集团获准成为新建新能源客车生产企业,标志着广西汽车集团正式获得新能源客车生产资质,具备生产和销售新能源客车的资格
2019-11-15 09:16:10 工信部工信部发布2019年1-9月电池行业运行情况,9月当月,全国锂离子电池产量14.7亿只,同比增长14.1%;铅酸电池产量1893.9万千伏安时,同比增长
对于提升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金壮龙表示,2023年将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找准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卡脖子”薄弱环节,“一链一策”推进强链补链稳链,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攻关
在中国科协与中国石化联合打造的我国首个地热科普展展厅,中国石化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首席专家刘金侠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一种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发电、供暖、农业和工业等领域。
,推动大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创客融通创新,全面推进双创要素的融通发展,培育新兴产业集群,鼓励用新技术新业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载体,充分发挥创新集群的作用,形成协同创新、风险共担的良性发展生态体系
围绕氢能全产业链,探讨如何由“绿电”转为“绿氢”的技术路线与最佳解决方案,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在交通运输、便携式电源、储能发电以及在分布式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
,并在常佑生物能源公司20万吨/年规模二代生物柴油生产装置上实现成功开车,标志着中科院青岛能源所ZKBH均相加氢技术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液态分子催化成功量产商业化二代生物柴油的技术。
本次峰会以“引领氢能示范应用·推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集国内外学者和企业家的智慧,搭建国际化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在政策、技术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及创新探索
日报消息(通讯员李波剑)7月7日,在柳州举办的“第五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广西赛区决赛中,柳钢东信公司联合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科技大学团队报送的《可信数据合约签署在医疗机构的解决方案》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
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完善内部研发管理制度,推广应用创新方法。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内部研发平台、技术中心等,引进培育骨干创新团队,申请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5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