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6月5日,《中国科学报》获悉,中国石化上海石油旗下加油站自2017年试点启动B5生物柴油加注以来,累计加注B5生物柴油超1000万辆次,日均加注约1.58万辆次,已协助消化餐厨废弃油脂(俗称“地沟油
2020-01-02 08:34:20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张家伟 英国政府2019年12月30日宣布,将组建一个新的卫星数据中心,利用先进卫星技术分析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2020-05-12 07:54:37 经济日报本报北京5月11日讯记者顾阳报道: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11日发布的《中国电气化发展报告2019》显示,当前我国电气化进程总体处于电气化中期中级阶段
2019-07-17 09:33:41 江津日报 作者: 黄娅秋 15日,记者在位于江津区李市镇的景初微生物有机肥料有限公司看到,农作物秸秆通过微生物技术和一体化发酵等处理后
《自然·化学》杂志11月11日报道,美国普渡大学化学工程助理教授Letian Dou带领的团队开发了一种有机-无机结合的三明治结构钙钛矿材料,避免了铅的使用,并大大提高了稳定性。
2019-12-12 09:28:29 中国科学报 作者: 唐凤 12月9日,世界大学气候变化联盟(GAUC)秘书处与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西班牙马德里
然而,目前存在两个严重阻碍热解技术商业化应用的关键问题,一是热解生物油不稳定易老化变质、且成分复杂难以分离提质,二是热解过程产物价值较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通过海量的数据结合厂家对设备智能化的升级,搭配标准化的运维管理思想接入智能运营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联,保证发电、管理和运行过程的透明。
56 北京头条 作者: 雷嘉 1月15日从科技部获悉,在“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支持下,“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核电站堆芯仪表系统实现了国产化制造
2019-03-27 08:32:36 经济参考报中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焦耳》杂志上报告说,人们将“柴禾”变为飞机燃料的愿望有望成为现实,近期他们成功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高密度航空燃料,使用这种燃料有助于降低航空器的二氧化碳排放
“柳产”智慧农机亮相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今报通讯员莫喜菲 摄今报柳州讯(记者黎静)12月6日至17日,2023中国—东盟农业机械暨甘蔗机械化博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但是,《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发表的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廷德尔气候变化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报告显示,要实现巴黎协定将全球变暖控制在远低于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的目标,全球需要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内每年减少10
图片来源:YAY Media AS/Alamy10月8日,科学传播者Simon Clark在英国伦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1世纪一位名叫沈括的中国科学家是第一个认识到气候变化的人。
近期参观过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厂Model Y和Model 3电动汽车的年化产能已经达到45万辆。业内人士称,随着上海工厂的年化产能达到45万辆,特斯拉很可能已经超额完成了目标。
主办单位:柳州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电话:0772-2827563
运维单位:广西柳州市人才集团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23 桂ICP备06011433号
桂公网安备 45020202000298号